擬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擬意》 |
作品名稱: 《擬意》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李商隱 |
《擬意》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1]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占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於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着眼於借鑑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迴腸盪氣。[2]
詩詞正文
“ | <悵望逢張女,遲回送阿侯。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
妙選茱萸帳,平居翡翠樓。雲屏不取暖,月扇未遮羞。 上掌真何有,傾城豈自由。楚妃交薦枕,漢後共藏鬮。 夫向羊車覓,男從鳳穴求。書成祓禊帖,唱殺畔牢愁。 夜杵鳴江練,春刀解若榴。象床穿幰網,犀帖釘窗油。 仁壽遺明鏡,陳倉拂彩球。真防舞如意,佯蓋臥箜篌。 濯錦桃花水,濺裙杜若洲。魚兒懸寶劍,燕子合金甌。 銀箭催搖落,華筵慘去留。幾時銷薄怒,從此抱離憂。 帆落啼猿峽,樽開畫鷁舟。急弦腸對斷,翦蠟淚爭流。 璧馬誰能帶,金蟲不復收。銀河撲醉眼,珠串咽歌喉。 去夢隨川後,來風貯石郵。蘭叢銜露重,榆莢點星稠。 解佩無遺蹟,凌波有舊遊。曾來十九首,私讖詠牽牛。 > |
” |
— <《擬意》>,<詩詞網> |
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3]
李商隱的啟蒙教育可能來自他的父親,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則是他回到故鄉後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這位堂叔父曾上過太學,但沒有做過官,終身隱居。據李商隱回憶,這位叔父在經學、小學、古文、書法方面均有造詣,而且對李商隱非常器重。受他的影響,李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大約在他16歲時,寫出了兩篇優秀的文章(《才論》、《聖論》,今不存),獲得一些士大夫的讚賞。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4]
李商隱早年的貧苦生活對他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實上,他也確實努力承擔起家族的責任。成年後,李商隱曾利用為母親守孝的時間,將寄葬在各地的親屬靈柩遷葬到滎陽。陳貽焮認為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還由於從小孤貧,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經歷使他養成憂鬱、敏感、清高的性格,這些特徵既大量地從他的詩文中流露出來,也表現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5]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