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故人記(陳詩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拜訪故人記》是中國當代作家陳詩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拜訪故人記
暮冬的清晨,天色空濛,冷風長靜,下着濛濛細雨。唐先生帶着我和孩子們,開車去武岡,拜訪一對八年未見的故人。
一個小時的車程,越群山,穿田野,過村舍;細雨中,還聽到車輪碾過馬路,不時很有節奏地發出吱吱的碾水聲。到達武岡後,細雨停了,路面潤干,我們駛入左邊鄉道,在一座大型的果園旁停下了車。
下車時,隱約感覺一位中年婦人,走過來迎接我們,我抬頭一看,那人卻還是八年前的模樣,一眼就能認出。我們相視一笑,情不自禁的擁抱起來。多年不見,只覺恍如隔世。
這時,唐先生說道:「師母,好久不見!黎總哪去了?」婦人回答到:「他知道你們來了,正在趕回來的路上。」
頓時,這句話,瞬間把我拉回到了八年前。記得,那時我們初次見面,黎總也正巧從外地趕回來。黎總是誰了?在多年前,是唐先生在東莞工作時的領導,唐先生和他感情很好,如同師徒一般。
而八年前,也就是2014年的盛夏,我和唐先生剛剛談戀愛,那是我第一次去東莞玩,見到的就是他們夫婦,他們一點領導的架子都沒有,非常隨和。當時,黎總陪唐先生玩牌,師母陪我聊天,講到他們夫婦創業的經年往事,時而雀躍,時而哀嘆不已。
今日再見,師母還是那樣平易近人,她面色光滑紅潤,留着時髦的短髮,沒有一點歲月的痕跡。而我和唐先生已經從羞澀的青年,到如今生兒育女,獨自承受起家庭的重擔,也將步入中年。真是光陰似箭,彈指一瞬。那些遺失的美好,始終是生活最好的饋贈。
如今,師母和黎總也回到自己的老家武岡了,他們承包了一個果園,每日用心經營,三餐四季,和大自然為伴,真是再愜意不過了。
此時,師母帶我們往他們的果園走去,還給孩子們每人發了一個果籃,孩子們像脫了韁繩的小野馬,在爬滿百香果藤的小徑上狂奔,看到成熟的百香果,興奮的去摘。
師母跟我們說,現在已是晚冬了,只剩下不多的火龍果和百香果,如果趕上春秋來,水果可多了,有桃、李、枇杷,青棗、草莓……
細想一下,這個莊園一共有兩百多畝,當遍地結滿了各種各樣的鮮果,而且又提供自行採摘服務,那真是滿眼繁盛,好不熱鬧啊!
如今,這晚冬的陰冷,讓整個園子顯得寂靜又蕭瑟。除了藤架上茂盛的百香藤和紫紅色的百香果,還有開在冷風中的黃菊。其他果樹的葉子都掉光了,只剩下瘦削的枝丫孤獨的伸展。而果樹整齊的排列在廣袤的土地上,還統一在樹的主幹塗上一層白石灰。但這頹然中,竟有一種積蓄的氣場,想來,待到明春時,東風一吹,滿林皆濃綠。
我正在出神,模糊中竟聽到從附近傳來婉轉又悽美的崑曲,簡直就像做夢一般。真是沒想到,在這裡還能聽到崑曲。師母說到,馬路對面的老廠房,經常用喇叭放崑曲、越劇。
想來,這裡的人很喜歡聽戲曲,那真是太有逸趣了。我一邊在果園漫步,一邊認真細聽,不是《遊園驚夢》,也不是《思凡》,或許是《桃花扇》,又感覺不像。我不由的撫着身旁的黃菊,聽得入迷,有種超然物外之感。仿佛,我和這園子,隨着悠長婉轉的崑曲,回到了一個富有詩意的舊時代。
不猶的想起《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講到寶黛共讀《西廂記》後,襲人尋得寶玉去見大老爺,留得黛玉一人,當她走至梨香院牆角,聽到牆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唱的正是「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黛玉不覺心醉神怡,感慨纏綿,心下自思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能領略這其中趣味。」
沒想到,今日,我竟和黛玉有同種的共鳴,特別在這個四下皆青山綠水的果園中,那種感覺如柔波一般在心中慢慢蕩漾開來……
我們仍繼續前行,崑曲也一直在輕唱着。頓時,發現孩子們心喜的提着滿滿一籃子的百香果和火龍果。或許,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感受和熱愛,往往超過大人的敏銳。
一路中,我們還看到果園的溪流旁養了一群大白鵝,白鵝不怕冷,在水流旁嬉戲。孩子們很喜歡,想去摸一摸白鵝,但我們還沒走近,白鵝們不斷發出嘶啞又有攻擊性的叫聲。我們便匆匆而過,不作打攪。
前方有一個很大的池塘,水面光潔,映着天光雲影和近旁的草木,給人一種平靜開闊之感。師母說裡面養了很多種類的魚。
這個果園,真是太豐富了,鮮果、家禽、池塘,樣樣都有。但,我覺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麼大的池塘,沒有種荷花,挺遺憾的。只是沒想到,再往前走,竟有一池殘荷映入眼帘,此時,我喜不自勝。
這麼多年了,每到夏時,都會去幽僻的荷塘,賞雅荷摘蓮蓬,卻唯獨沒有在冬日見過一池殘荷。今日,總算如願了。我激動極了,立馬走下已經半乾涸的池塘,對着殘荷深情的拍照。
這池殘荷美得淒切靜謐,如冬的樂章、冬的故事。而我在這裡待了很久,看荷的每一片殘葉,每一個殘蓬,每一根萎靡的莖,它折下去,和池水相映相語。想來,這種不舍和動人,該是李義山感受的浪漫:「留得殘荷聽雨聲。」
我一直覺得,殘荷除卻藝術美,每年冬季有許多畫家會去描畫它生命殘敗、頹廢的美;同時,它還暗含着文學之美,對殘缺的靜守,對生命無限的包容,從那殘枯的面容下,看到堅韌、平和還有隱忍。
賞過殘荷,摘過果子,我們便往回走。剛走出果園,已經看到黎總站在那裡等我們了。此時,黎總的笑容里盛滿了久別重逢的喜悅,唐先生趕緊走上去,與他握手相擁。雖然,彼此沒有太多言語,但歲月不掩深情。
然後,黎總和師母帶我們去武岡市吃飯。無奈,武岡最繁華的街停電了,兜兜轉轉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家有電的餐館。
大家圍坐在一起,熱氣騰騰的茶香,在空氣里瀰漫流轉。我們相別這麼多年,經歷了太多人世,從什麼時候談起好了,就算斷斷續續的聊,仍會覺得特別暖心。唐先生和黎總聊的最多的,還是從前的人,從前的事,雖然大家都各奔東西了,但彼此還牽念着。
吃過飯後,本打算在城區四處轉轉,只是無奈停電了。於是,我們打算去郊區。我們興沖沖的來到武岡機場。心裡期待着,此刻該是飛機剛從遠方飛回在地面落定,或者正要起飛,看它飛入天際。可天下,哪有如此稱心之事。我們站在一個被看飛機的人踏得寸草不生的山丘上,等了二十分多鐘,也不見一架飛機出現。大概,看飛機還是需要碰運氣,不然只得一場空歡喜。
從飛機場出來後,便去了附近一個修建很古樸的小村落轉了轉,準備離開時,就下起了雨,我和唐先生拉着孩子匆匆跑回車裡。想來,下雨也不方便遊玩了,還是決定回去。
回去的路上,孩子們都在車裡睡着了,我聽着他們均勻的呼吸聲,看着不大的雨點,一滴一滴打在車窗上,同時,又依舊聽到車輪碾過馬路時,發出吱吱的碾水聲。我不由的會心一笑,想來,來時也是一場雨,回時又是一場雨,這該是今日最美的收尾吧。
我想,我會永遠記住,今日與故人的重逢,在果園裡聽到的崑曲,偶遇的一池靜美的殘荷,他們算是這個冬日裡最浪漫的記憶![1]
作者簡介
陳詩悠,教師,山居教書;喜歡寫作,讀書,習字,攝影,樂於分享山中趣事;內心淡泊悠遠,日子過得堅定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