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拜妙德圓滿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拜妙德圓滿神,善財來到嵐毗尼園,看見一個寶座,是七寶所成,設在樹頂上,座上懸有幢幡寶蓋,這些都是樹枝樹葉做成的,秀麗雅致,別具一格,妙德圓滿就坐在寶座上

原文

   嵐毗尼園是降生佛的地方,那裡的守園神名妙德圓滿。他從無量劫來,都是守降生佛的園地。他最早是在悅樂劫的時候,有自在功德幢佛出世,是由寶焰眼王的妃子,喜光夫人在金華園誕生的。他那時是乳母,當喜光夫人在一切施樹下生下功德幢佛的時候,乳母在側邊將佛接下,用香水沐浴。天王傳乳母普眼三昧,得此三昧後她就能看見很多世界都有佛在誕生,也看到很多世界有佛在說法,很多世界有佛在涅盤,乳母就發了大願,願今後都守護誕生佛的園地。因此她就作了守護誕生佛園地的神。

善財來到嵐毗尼園,看見一個寶座,是七寶所成,設在樹頂上,座上懸有幢幡寶蓋,這些都是樹枝樹葉做成的,秀麗雅致,別具一格,妙德圓滿就坐在寶座上。

善財上前舉手合十,五體投地地說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參拜聖者,願慈悲教誨。」

妙德圓滿神觀此人誠心求法,想考驗一下,便道:「我正要打掃園林,你就和我一同干吧!」說罷下了寶座,扛起鋤頭,把地下的坑坎填平,將高堆挖去。善財想,這妙德圓滿神怪,一來就叫我幹活,但為了求法,只好同他一起干。將荊棘砍除,忙了兩個時辰左右,才把這些整理好。一塊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的茅草地,變成金剛寶石組成的平坦莊嚴寶地。

妙德一看說:「差不多了。」善財正想休息一下。可是妙德又說:「還得認真干一下。」善財愣住了,想到,這妙德圓滿神有意為難我,但是為了求善知識教誨也不在乎,隨妙德又將樹移栽在園地內。無論大樹、小樹,各分等級,各按秩序,植成一行行,整齊排列,前後左右看去,都是一行行整齊美觀。善財覺得很累,想坐下休息,可是妙德並不稍待,在行樹之間,又植以四時不凋之花,八節長青之草。草花之間,又豎以各種欄杆,青黃交接,高低適度。欄杆上又塑各種聖像,都是佛陀在因地(前生)之中的善行故事。看去生動引人入勝。

妙德圓滿神又同善財進行了幾個時辰,善財已不能支持,很想坐下,但有大願精進神傳授勇猛三昧。眼看天色不早了,妙德看出善財的內心說道:「這個園林才開始,還有很多要做的事。毗盧如來現在兜率宮,不久將來這裡誕生。他一來就有很多諸佛菩薩和天龍八部都要來,園林小了容納不下,因此還需要繼續修建。」善財以為還要繼續干。妙德說:「我本想留你在此多住幾天,而你要走的路程還遠,要參拜善知識者的地方很多,還有很多菩薩行的道理要學。迦毗羅城有個釋種名瞿波,你還需要去拜訪她,她那裡有修菩薩行的道理。」妙德又回到他的寶座。善財經此勞其筋骨的考驗,又進了一步,前往迦毗羅城行去。[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