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菲爾.莫內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拉菲爾.莫內歐
 

拉斐爾·莫尼歐,1937年5月出生在西班牙納瓦拉的圖德拉(Tudela)。1961年,他取得了馬德里理工大學建築學院(Escuela Tecnica Superior)頒發的建築學位,從此莫內歐堅定地踏上了建築世界的紅地毯,進而展開了他榮耀的建築師生涯。1996年,莫內歐獲得了普利茨克建築獎、國際建築師聯盟金獎、斯德哥爾摩斯考克基金及皇家藝術研究院聯合頒發的斯考克視覺藝術獎等眾多知名獎項,同時成為了美國建築師協會及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的榮譽會員。

人物簡介

拉斐爾·莫內歐(José Rafael Moneo Vallés)西班牙建築師,1996年普利茨克建築獎得主,還是國際建築師聯盟金獎、斯德哥爾摩斯考克基金及皇家藝術研究院聯合頒發的斯考克視覺藝術獎等眾多知名獎項獲得者,美國建築師協會及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榮譽會員。

在作為一名建築師的同時,拉斐爾·莫尼歐又是一名演說家、評論家和理論家。他的著作發表於最重要的專業雜誌,其作品所展示出的魅力通過演講與展覽傳播到大西洋兩岸極其廣闊的天地。

1937年5月出生於西班牙納瓦拉的圖德拉

1961年獲馬德里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學士學位

1962年就職干建築師約翰·伍重(John LJtzon)的事務所

1963~1965年在西班牙研究院(Academia de Espana)進行研究工作

1965年獲馬德里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博士學位

1965年在馬德里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

1966~1980年在馬德里大學建築學院執教

1970年獲馬德里大學建築學院建築理論教育獎

1980~1985年任馬德里大學建築學院主席教授

1985~1990年受聘為哈佛大學建築學院設計研究院院長

1991年被授予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建築約瑟夫·路易斯·舍特(Josep Luis Sert)教授榮譽稱號

1993年莫內歐設計的羅馬國家藝術博物館(1983~1993)獲得了西班牙十年公共標誌性建築的Manuel de la Dehesa獎,這是他最具有批判精神的作品

1996年獲得了普利茨克建築獎、國際建築師聯盟金獎、斯德哥爾摩斯考克基金及皇家藝術研究院聯合頒發的斯考克視覺藝術獎等眾多知名獎項

2001年憑藉庫塞爾音樂中心獲得歐洲現代建築聯盟頒發的歐洲建築密斯.凡.德.羅獎以及第六屆西班牙建築雙年展的Manuel de la Dehesa獎

2003年榮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  [1]

人物生平

早在求學期間,莫內歐便作為建築師弗蘭西斯科的學生,在馬德里工作。5年後莫內歐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同時開始在他的母校執教。1985年他被聘為哈佛大學建築學院設計研究院院長。之後被授予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的建築約瑟夫.路易斯.舍特(Josep Luis Sert)教授榮譽稱號,並在這裡繼續任教。

在作為一名建築師的同時,拉斐爾·莫內歐又是一名演說家、評論家和理論家。他的著作發表於最重要的專業雜誌,其作品所展示出的魅力通過演講與展覽傳播到大西洋兩岸極其廣闊的天地。

莫內歐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分為教育和實踐兩部分。無論是在哪個方面,他否定那些現代卻只有短暫生命力的建築,強調建築師嘗試為社會創造"恆久紀念碑"的重要性。

與許多現代建築師不同,莫內歐並不多注重於歐洲流行的實用主義和表現主義的融合;取而代之,他建立了一套解釋日爾曼人與尼德蘭人傳統的溫和的說法,對於這個說法,莫尼歐以他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評價作為補充。職業初期的莫內歐就開始憑藉他在建築設計上的天賦來證實自己的理論。因此這個說法的意義和目的在他20世紀60年代的作品中被格外清晰地反映出來。那時候,惟一令莫內歐感興趣並能對他的腦細胞產生刺激的地方是馬德里。

隨後,莫內歐的工作遍及歐洲甚至是大洋彼岸的美國,無數大大小小的榮譽堆砌出來的實力,將莫尼歐推向了他事業的頂峰。1996年,拉斐爾·莫內歐獲得了普利茲克建築獎、國際建築師聯盟金獎、斯德哥爾摩斯考克基金及皇家藝術研究院聯合頒發的斯考克視覺藝術獎等眾多知名獎項,同時成為了美國建築師協會及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的榮譽會員。2003年,拉斐爾·莫內歐榮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

在"短暫生命建築"的風氣呈現增長趨勢的時候,莫尼歐則致力于堅持建築的功能,以抵抗這種風氣的蔓延。他認為建築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載體,這個載體是建築師通過認真地推敲模型和研究資源,並不斷地深入、完善而創造出來的。正是由於對建築本質的深刻洞悉及對建築立場的堅持,直到今天,作為建築師和教育家的莫尼歐仍然是世界建築界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此外,拉斐爾-莫內歐的許多作品也曾獲得過諸多殊榮,涉及了極其廣泛的領域,涵蓋了住宅、公寓、藝術博物館、火車站、機場、工廠、酒店、銀行、市政大廳和許多辦公大廈。其中羅馬國家藝術博物館(1983~1993)獲得了西班牙十年公共標誌性建築的Manuel de la Dehesa獎,這是他最具有批判精神的作品;2001年,庫塞爾音樂中心獲得歐洲現代建築聯盟頒發的歐洲建築密斯.凡.德.羅獎以及第六屆西班牙建築雙年展的Manuel de la Dehesa獎。

莫尼歐四十餘年的建築生涯無疑是燦爛的人生之旅。

在莫內歐年輕的時候,他對哲學和繪畫的愛好更勝於建築,但最終還是受他父親——一個工業設計師的影響,開始了對建築事業的追求。 他在1961年畢業於馬德里大學建築學院,之後,他在回到馬德里之前,與 Jørn Utzon 和 Alvar Aalto 一起工作,然後返回馬德里。不久之後,莫內歐在羅馬西班牙到馬德里後,莫內歐成為了建築領域裡的活躍人物,他在馬德里大學任教,並將西班牙活躍的建築師組織起來舉辦聚會稱為「小代表大會」的活動,並邀請著名國際建築師,比如Aldo Rossi奧爾多·羅西,Álvaro Siza阿爾瓦羅·西扎和Peter Eisenman彼得艾森曼。1968年,他創辦了雜誌Arquitectura Bis,而他的許多作品開始被陸陸續續發表。語學院呆了兩年,而這段時間是他成為一個建築師的一塊「基石」。 除了獲得1996年普利茲克獎,莫內歐還被授予2003年瑞芭金牌獎和2012年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包括國立羅馬藝術博物館,巴塞羅那 L'Auditori 音樂廳,洛杉磯聖母天使大教堂,和馬薩諸塞州的戴維斯藝術博物館。[2]

建築理念

  拉斐爾-莫尼歐的作品涉及了極其廣泛的領域,涵蓋了住宅、公寓、藝術博物館、火車站、機場、工廠、酒店、銀行、市政大廳和許多辦公大廈。他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分為教育和實踐兩部分。無論是在哪個方面,他都否定那些現代卻只有短暫生命力的建築,強調建築師嘗試為社會創造「恆久紀念碑」的重要性。

  與許多現代建築師不同,莫尼歐並不多注重於歐洲流行的實用主義和表現主義的融合;取而代之,他建立了一套解釋日爾曼人與尼德蘭人傳統的溫和的說法,對於這個說法,莫尼歐以他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評價作為補充。職業初期的莫尼歐就開始憑藉他在建築設計上的天賦來證實自己的理論。因此這個說法的意義和目的在他20世紀60年代的作品中被格外清晰地反映出來。

  在「短暫生命建築」的風氣呈現增長趨勢的時候,莫尼歐則致力于堅持建築的功能,以抵抗這種風氣的蔓延。他認為建築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載體,這個載體是建築師通過認真地推敲模型和研究資源,並不斷地深入、完善而創造出來的。正是由於對建築本質的深刻洞悉及對建築立場的堅持,直到今天,作為建築師和教育家的莫尼歐仍然是世界建築界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3]

作品列表

Casa Gómez Acebo, Soto de la Moraleja (馬德里) (1966)

Edificio Urumea, 聖塞巴斯蒂安(1969-1973)

Viviendas del Paseo de la Habana núm. 71, 馬德里 (1971)

Ampliación de la sede principal de Bankinter, Paseo de la Castellana(馬德里) (1972-1976), junto con Ramón Bescós, considerada una de sus primera obras trascendentales, combinando lo antiguo y lo moderno

Ayuntamiento de Logroño(西班牙Logroño) (1973-81)

Museo Nacional de Arte Romano(梅里達) (1980-85)

Edificio de la Previsión Española (塞維利亞) (1982-1987)

Sede del Banco de España en Jaén, (Jaén) (1983-1988)

Estación de ferrocarril de Atocha(馬德里) (1985-88)

Edificio L'Illa en la Avenida Diagonal (巴塞羅那) (1986-93)

L'Auditori(Auditorio de Conciertos) (巴塞羅那) (1987-99)

Fundació Pilar i Joan Miró, (帕爾馬) (1987-1992)

Nueva terminal del aeropuerto San Pablo(塞維利亞) (1989-92)

Palacio de Congresos y Auditorio Kursaal(聖塞巴斯蒂安) (1990-99)

Museo de Arte Moderno y Arquitectura(Estocolmo) (1991-98)

Ayuntamiento(穆爾西亞) (1991-98)

Bodegas Julián Chivite, (埃斯特拉) (1991-2002)

Museo Thyssen-Bornemisza, Palacio de Villahermosa(馬德里) (1992)

Comedor de la Hospedería Real (瓜達盧佩) (1993-94)

Casa de la Cultura (巴達霍斯) (1998)

Edificio Audrey Jones Beck, Museo de Arte (休斯敦) (1992-2000)

Hospital Materno Infantil (Maternidad de O'Donnell), (馬德里) (1996-2003)

Catedral de Nuestra Señora de Los Ángeles(洛杉磯) (1996-2002)

Biblioteca de la Universidad de Aremberg (比利時Lovaina) (1997-2002)

Museo de la Ciencia(巴拉多利德) (2001)

Reforma y ampliación del Archivo General de Navarra, (潘普洛納) (2003)

Centro de Arte y Naturaleza Fundación Beulas, (胡埃斯卡) (2006)

Ampliación del Museo del Prado(馬德里) (2007)

Sede del Gobierno de Cantabriaen Puertochico (桑坦德) (2007-?)

Rehabilitación y Museo del Teatro Romano de Cartagena, (卡塔赫納) (2008)

Nueva Biblioteca de la Universidad de Deusto- CRAI (畢爾巴鄂) (2009)

Palacio de Congresos de Toledo (Inauguración 2009)

Edificio Aragonia, (薩拉戈薩)

Sede Confederación Hidrográfica del Guadiana,梅里達(2009)

Teatro (Basilea, Suiza)

Hotel y oficinas Grand Hyatt (柏林)

Edificio Potsdamer Platz Hotel y Office Building (柏林)

Ayuntamiento de Ámsterdam(阿姆斯特丹)

Museo Baltasar Lobo en el castillo de Zamora

Beirut Souks (貝魯特) (2010)

Iglesia de Iesu(聖塞巴斯蒂安)

代表作品

聖索菲亞教堂 西班牙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