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拂堤楊柳醉春煙(程應峰)

​​ 拂堤楊柳醉春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拂堤楊柳醉春煙》中國當代作家程應峰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拂堤楊柳醉春煙

有人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倒以為,最先報告春天消息的,應該是那些普普通通的楊柳。春風一捎信兒,楊柳很快就綠啦。楊柳才是春天的使者,春天的象徵。

大地還是春寒料峭的時候,一絲絲楊柳枝已經泛青,那鼓脹的苞芽,就像剛做媽媽的少婦乳頭,洇潤開來,飽含溫馨,蒼翠欲滴。一轉眼的功夫,早已春光一片。「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的詩句,真真切切地道出了二月春風的神奇,讓無數描寫春天的詩句頓覺遜色。

不過,袁枚先生倒覺得李商隱的《贈柳》才是古代文人詠柳千古絕唱。「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堤畔幽遠,楊柳煙籠霧繞,垂枝依依,順着長堤而生,似乎要隨堤而去。楊柳的意態情狀,被詩人刻畫得淋漓盡致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自從《詩經·小雅·採薇》把楊柳與離別聯繫在一起後,我最心儀的還是唐人摧魂裂魄的折柳送別詩。「霧捻煙搓一索春,年年長似染來新。應須喚作風流線,系得東西南北人」;「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能迎人只送人」。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楊柳是極具生命力的一種樹,折截楊柳枝隨便往泥土裡一插,就是一片綠色。陶淵明就是一個非常喜歡楊柳的人,他任彭澤縣令時,就在自己的宅邊栽了五棵柳樹,並自號「五柳先生」。還有湘軍名將左宗棠,駐守大西北時,也曾號召士兵到處植柳,還高興地吟誦道:「手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一個「栽」字,渾身上下都是「戈」的身影,沉甸甸的,要比「植」字和「插」字厚重得多,落地生根,見風抽芽,看着讀着,都讓人過癮。

當大地還是春寒料峭的時候,楊柳就早早地發芽了,比所有的春花來得都早。人們不但自己樂於佩戴它,還將它插在門楣之上,用以避邪。有的地方還用面和棗做成飛燕,再用柳枝串起來,插到門上,稱作「子推燕」。連觀音菩薩都拿柳枝沾水濟度眾生,更讓楊柳在人們心中蒙上一層神秘色彩了。

楊柳,也是人們妝點景區最普遍的綠化植物。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無柳難成氣候;杭州西湖十景,第一景就是垂柳依依、柳籠輕煙的「蘇堤春曉」;還有《紅樓夢》在建設大觀園時,無數次提到「花柳山水」。這些都說明有水有橋的地方必定有柳,那真是無柳難成景,無柳難成春了。就是那些相信「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知名畫家,在畫早春之景時,也無不綴上幾絲搖曳交錯的柳條作為襯托,不然,那一園生機就難以表述。

「數數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裊裊千條復萬條……風流才是女兒腰」。正是楊柳的美,楊柳的嬌媚,才讓人們用纖細柔軟的柳條形容美人的細腰,用嬌嫩清圓的柳芽形容美人的眼睛,用勻稱細長的柳葉形容美人的眉毛。所謂的「柳腰」、「柳眼」、「柳葉眉」,即是也。

[1]

作者簡介

程應峰,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