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抱卵 [bào luǎn] 孵卵。謂母禽伏於蛋上,孵出小雛。亦借用於其他動物。[1]
五代 伊用昌 《湖南闖齋吟》:「鷄能抱卵心常聽,蟬到成形殼自分。」《景德傳燈錄·侍郎問廣慧和尚語》:「如鷄抱卵,若是拋離起去,暖氣不接,便不成種子。」 郭沫若 《喀爾美蘿姑娘》:「池塘里的敗荷還挺剩些殘莖,是蝦蟆抱卵的時候了。」
抱卵蟹是指交配產卵後抱卵的雌性河蟹。雌蟹的腹臍 (腹部)內側有4對雙肢型附肢,叫腹肢,腹肢中的內肢 是雌蟹用來產卵時附着卵粒的地方。即河蟹交配受精後產 出的卵不像魚卵散於水中,而是先堆集於雌蟹腹部,然後 再黏附於內肢的剛毛上孵育,這種附肢附着受精卵的雌 蟹,因形似抱着卵一樣,而稱之為抱卵蟹,抱卵蟹經春末 夏初自然孵化後就死亡。
目錄
參考文獻
- ↑ 黑殼蝦是怎麼抱卵的?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