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批是個多義詞,量詞,用於大宗的貨物數量眾多的事物:一~貨物。棉麻等未。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批

拼音; pī

注音; ㄆㄧˉ

部首; 扌

筆畫; 7筆

五筆; 86:RXXN

倉頡; QPP

筆順編號; 1211535

四角號碼; 52010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279

基本字義

1. 用手掌打:~頰(打嘴巴)。

2. 刮:~鑿。

3. 口頭或用文字判定是非、優劣、可否:~准。~示。~復。~語。~閱。~判。眉~(寫在書頁天頭上的批語)。

4. 大量:~購。~銷。

詳細註解

〈動〉

(1) (形聲。從手,從比,比亦聲。"比"本義為"等列"、"個個相同"。"手"與"比"聯合起來表示"用手逐個拿取等列的物品"。本義:手取等列之物。如在服裝市場用手拿取同一品牌和款式的襯衣100件。引申義:用手做同樣的一連串動作。如用手連續打耳光;用手和筆連續在一系列文件上簽字,等等)。

(2) 同本義 [slap]。如:批他幾個嘴巴;批頰(打耳光)。

(3) 引申為打、攻擊 [beat;strike;attack]。如:批撻(敲打);批拉(搏擊;扑打);批頭竹片(衙役手中的打人竹片。一頭紮緊,一頭劈分細條);批難(抗擊仇敵);批鱗(觸犯君王和顯貴)。

乃以手批楚王之頰。楚王大叫一聲。醒來箭瘡迸裂,血流不止。--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4) 引申為刺入 [stab;prick into]

依乎天理,批大郄,導大窾。--《莊子》

(5) 批示。用鋼筆或鉛筆在紙上或其他材料上寫指示 [write instruction]。如:批文件;批作業;審批(審查批示);批帖(批文);批回(中央對地方官署奏請事宜的批覆文書);批詳(已批的公文);批子(支取銀錢的批條);批反(批示答覆)。

(6) 分析;評論 [analyse;comment]

後人有《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恰。--《紅樓夢》

(7) 又如:揭批(揭發批判);批削(即批改);批拓(譏諷;輕視);批點(批評指畫);批搨(即批評)。

(8) 排除;排擠 [get rid of;remove;push aside]。如:批黜(開除貶斥);批抵(排擠打擊);批根(排斥,擯棄);批傾(猶排斥);批患(排除禍患)。

(9) 披露 [reveal]

妙玉扶乩批出來,眾人不解。--《紅樓夢》

詞性變化

〈量〉

用為眾多人或大批貨物。如:一批遊客,大批。

〈名〉

(1) 評語 [remark on a piece of writing]。如:眉批(在書眉或文稿上方寫的批註);朱批(用朱筆寫的評語):批本(加有批語的著作本子);批尾(在別人著作後面加評論批註);批抹(猶言批註校改);批筆(對作品加的評語)。

(2) [口]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 [fibres of cotton,flax etc. ready to be drawn and twisted]。如:線批兒;麻批兒。

常用詞組

批辦

pībàn

[examine and approve and do] 審批並辦理。

批駁

pībó

(1) [refute;criticize]∶批判駁斥。

批駁反動言論。

(2) [rebut]∶舊指書面駁回下級的書面報告或請求。

批捕

pībǔ

[ratify the arrest] 批准逮捕

對不批捕、不起訴和免予起訴的人員,協助有關單位落實幫教措施,定期進行考察。

批答

pīdá

[an official reply to a subordinate] 批示答覆;批覆

批鬥

pīdòu

[criticize and denounce sb.(at a public meeting)] 批判和鬥爭

批發

pīfā

(1) [wholesale]∶商品成批出售

(2) [instruct and deal with (an offender)]∶指示發落

專司批發之職

批發商

pīfāshāng

[commission merchant] 經營批發生意的人

批覆

pīfù

(1) [give an official,written reply to a subordinate body]

(2) 對下級的書面報告批註意見答覆

(3) 上級答覆下級請示的事項,是常用的軍用文書之一

批改

pīgǎi

[correct] 修改文章、作業等並加批語

教師批改試卷

批購

pīgòu

[buy goods wholesale] 成批購買

批購產品

批號

pīhào

[batch number (B.N.); lot number (lot no.)]識別一個特定批的唯一性的數字或字母組合。

批匯

pīhuì

[approve the right to use of foreign exchange] 上級為下級批准外匯使用權

批頰

pījiá

[slap sb.'s face] 打嘴巴

批假

pījià

[permit a leave] 批准假期

戰備時期一律不批假

批件

pījiàn

(1) [an approved document]∶指批覆的文件

(2) [instructions]∶經上級批示的文件

批亢搗虛

pīkàng-dǎoxū

[attack the enemy by hitting the blot] 批:用手擊。亢:比喻要害。扼敵人的要害乘虛而入

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批量

pīliàng

(1) [run]

(2) 成批的數量

不願意安排批量小的產品

(3) [在一次連續操作中的] 一批產品的數量

(4) [quantity]∶一批的數量

大批量

批量小

批量

pīliàng

[batch] 成批地

這種電腦尚未批量生產

批零差價

pī-líng chājià

[cost difference between wholesale and selling retail] 批發和零售兩者之間的價格差

批判

pīpàn

(1) [make comments and judge]∶批示審斷

批判案件

(2) [comment on;judge]∶評論;對於是非的判斷

批判罪惡

(3) [criticize]∶對被認為是錯誤的思想或言行批駁否定

批判錯誤言行

批評

pīpíng

(1) [comment on;judge]∶評論;評判

批評家

早賜批評

(2) [punctuate and annotate]∶對書籍、文章加以批點評註

刪改批評

(3) [criticize]∶對缺點錯誤提出意見

醒目的廣告遭到批評

批評家

pīpíngjiā

[judger;critcizer] 專門從事評論、評批的人

批示

pīshì

[written instructions or comments;memorandum] [上級對下級的公文] 寫出書面意見,也指這種書面意見的文字

等批示下來就動手

批條,批條兒

pītiáo,pītiáor

[instruction note] 領導書寫或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照辦的便條

批文

pīwén

[official document or remarks] [上級或有關部門]批覆的文件,也指批示的文字

批郄導窽

pīxì-dǎokuǎn

[make penetrating criticism(like carving joints by skillful butcher);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郄,導大窽,因其固然。"在骨頭接合的地方批開,沒有骨頭的地方則就勢分解。比喻抓住關鍵,事情就能順利解決

批語

pīyǔ

(1) [remarks on a piece of writing]

(2) 對文章、作業等的評語

(3) 批示公文的話

批閱

pīyuè

[read over] 閱讀並加以批示或批改

批閱文件

批註

pīzhù

(1) [annotate and comment on]∶加批語和註解

(2) [marginalia]∶批評和註解的文字

書眉有小字批註

批轉

pīzhuǎn

(1) [endorse]∶寫上名稱、指示、備忘事項或解釋(如在正式文件上)

原址無法投遞的郵件必須批轉下一地址

(2) [transmit after approval]∶批示後將下級的公文轉發給有關單位

批准

pīzhǔn

[authorize;ratify;approve] 上級對下級的意見、建議或請求表示同意

批准辦廠

批准條約

摺疊編輯本段漢譯英 批

batch block group

方言集匯

◎ 粵語:pai1

◎ 客家話:[梅州腔] pi1 [海陸豐腔] pi3 poi1 pe1 biang1 [客英字典] pi1 pai1 pe1 [陸豐腔] pi1 [客語拼音字彙] pi1 zi1 [台灣四縣腔] pi3 poi1 pe1 biang1 [東莞腔] pi1 [寶安腔] pi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匹迷切《集韻》《韻會》篇迷切,$音鈚。《說文》手擊也。《左傳·莊十二年》宋萬遇仇牧於門,批而殺之。

又《廣韻》推也,轉也。

又示也。《唐書·李藩傳》遷給事中,制敕有不便者,黃紙後批之。

又《韻會》與ܱ通。削也。《杜甫·房兵曹馬詩》竹批雙耳峻。

又《集韻》騈迷切,音鼙。擊也。

又助也。

又頻脂切。與琵通。琵琶,馬上所鼓。或從手。《風俗通》批把,近世樂家所作,以手批把,因以為名。

又《韻會》《正韻》$普弭切,音庀。亦手擊也。

又《集韻》《韻會》$蒲結切,音蹩。讀若敝入聲。義同。《史記·荊軻傳》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注》批謂觸擊之。

又《孫臏傳》批亢搗虛。《注》批音白結反。相排批也。《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窾。

又《正韻》避列切,音別。義同。《韻會》通作㧙。《集韻》本作Ⱨ。[1]​[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