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揚揚自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揚揚自得(拼音:yáng yáng zì dé)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 揚揚自得指非常得意,常用於形容人的形態十分得意。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福兆山河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揚揚自得」指非常得意,常用於形容人的形態十分得意。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運用示例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後唐潞王清泰元年》:「反使我輩鞭胸杖背,出財為賞,汝曹猶揚揚自得,獨不愧天地乎!」 南宋·王楙《野客叢書·周顓處曖昧召禍》:「夫救人而不使人知,顓蓋示以公道,志非不佳。然密為申救,不示私恩,足矣。何至告之而不應,出入殿門,有揚揚自得之色!」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揚揚自得,來對店主人與老嬤道:『一個老婆被小子棋盤上贏了來,今番須沒處躲了。』」 清·李伯元《官場現形記》五四回:「楊腿仁因此揚揚自得,便上了一個稟帖,以顯他的能耐。」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揚揚自得」。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宰相晏嬰一天乘車外出,他在車上溫良謙恭,而他的車夫揮動鞭子策馬而行,意氣揚揚,甚為自得。 路過大道旁邊的一間茅屋時,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向外張望,只見丈夫揮動鞭子策馬而行,挺胸凸肚,十分得意;而晏嬰則在車子中穩穩地坐着,對人非常謙和。頓時,一陣不快漫上心頭。等天黑丈夫回家後,妻子劈頭就是一句:「我們分開吧!」 丈夫大吃一驚:「你為什麼要離我而去?」 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滿腹經綸,做了齊國的宰相,名揚於各地諸侯,可以稱得上是一方豪傑了。然而今天我看見他坐在豪華的車子上,態度謙恭和順,一點兒也沒有居高自傲的神色。 可是你呢?雖然身長八尺,不過是個為人趕車的車夫。我看見你趕車時的樣子很有點自以為是,所以我想離開你!」 丈夫明白了妻子的意思,從此仗勢自恃、驕矜傲慢的態度不見了,代之以謙遜和謹慎,晏嬰也認為他是可塑之才

成語寓意

滿招損,謙受益。自古以來,自滿容易招來損失,謙虛可以使人進步。得意之時淡然,不要太看重自己一時的勝利,躺在成績上面睡覺,而不思進取;更不要得意時就過分張揚,這樣極易引起他人的不滿,認為其是個愛炫耀的人,也在無形中給了他人壓力,這樣只會給今後帶來障礙。成語告訴人們,應該謙虛地想到自己一時的得意不一定就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也許是運氣好,所以不要太把自己的成功當回事。應該踏踏實實認真工作,用寬容善待人,這樣自然會讓人生的路越走越寬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