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河豚堪稱第一(趙福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揚中河豚堪稱第一》是中國當代作家趙福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揚中河豚堪稱第一
河豚,我原來以為它長得應該像小豬,因為我看《新華字典》里標註:「豚,小豬,也泛指豬」。那麼河豚,應該是江河里長得像小豬一樣的魚了。後來查資料得知,完全不是這樣,它體型較短,呈紡槌狀,頭腹肥大,牙癒合成牙板。尾部較細,背鰭一個,無腹鰭,皮面平滑無鱗,背面及腹面布滿小棘。背部多為黑灰色,並有各種顏色的條紋或斑塊,腹部為乳白色,內有氣囊,遇敵害時,能吸氣膨脹如球,全身上下棘刺怒張,使敵更不敢侵犯。其肉味非常鮮美,被譽為「揚子江中第一鮮」、「水族三奇味之冠」及「江東四美之首」。自古以來,人們對它讚譽備至,甚至有「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之說。」我是東北人,故鄉無河豚,但是對吃河豚卻非常嚮往,常為不得食之而遺憾。
尤其蘇東坡「拚死吃河豚」的故事,更為河豚平添了無比的魅力。宋代人孫奕所撰的《示兒編》這部書內,載有一則蘇軾吃河豚的軼事,寫得頗為生動。說蘇軾謫居常州(今江蘇省常熟、武進、陽湖、靖江一帶)時,愛吃河豚。有一士大夫家,烹製河豚有獨到之處,想請大名鼎鼎的「蘇學士」吃一頓。既蒙這位婦孺皆知的名士首肯,士大夫的家人,無不大為興奮。待蘇軾吃河豚時,都躲在屏風後面,想聽「蘇學士」如何品題。但見蘇軾埋頭大啖,不聞讚美之聲,當這家人相顧失望之際,這時已打飽嗝、停止下筷的蘇軾,忽又下箸,口中說道:「也值得一死!」屏風後面的人,聽到無不大悅。「我們由此一『也』字來推敲,可知『拚死吃河豚』為當時通行的俗諺,可見河豚味道之鮮美——為之「值得一死」,比人生只有一次的生命還重要,還貴重,不惜拿生命去換取!如此美味,對於「食色性也」的人類,食不着何其遺憾。
沒想到,2016年春天,時來運轉,我不僅大快朵頤了河豚,而且連吃了6頓,並且每頓至少兩樣做法:清燉河豚,秧草燉河豚。最後的歡送宴會上,還增加了紅燒河豚,三樣吃法!真是幸甚至哉!
幸甚至哉緣於東方散文雜誌社。陽春3月,也正是蘇東坡《惠崇春江曉景》詩云:「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東方散文》雜誌社組織全國散文作家去揚中市採風,我忝列其中。此際楊花撲面,節近清明,正是揚中河豚節期間,當然也正是品嘗河豚最佳之時。
為何說此時正是品嘗河豚最佳之時?也有詩為證——「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時是,貴不數魚蝦」,正是河豚最好吃的時候。看來,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不止是才子,也是美食家,在這個時節,吃了河豚,與吃過的各種魚蝦一比,還是河豚最鮮美,「貴不數魚蝦」,唯有河豚最佳!名人有名詩,一句定論下。
河豚鮮美,但是毒性很大,古人對此早有知曉。如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說河豚:「肝與子俱毒。」唐人陳藏器《本草拾遺》雲其:「入口爛舌,入腹爛腸,無藥可解。」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吳人嗜河豚魚,有遇毒者,往往殺人,可為深戒。」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云:「味雖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殺人」。」清代《光緒江陰縣誌》的《物產‧鱗介之屬》內總結前人經驗,歸納為:「河豚……子則毒甚,忌銅,眼、血、油(即魚肝)亦毒。」有清一代名醫王士雄更謂:河豚「肝、子與血尤毒。」
至於如何解河豚毒性?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謂「艾能已其毒」(見《酉陽雜俎》);「中其毒者,以橄欖、蘆根汁、糞清、甘蔗汁解之,少效;或用鴨血灌下可解」(見元人賈銘《飲食須知》);清人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卷12中寫道:河豚上市時,遍地生長的蔞蒿可解其毒。此一說法,亦見於嚴有翼的《藝苑雌黃》:「余守丹陽宣城,見土人戶戶食之,但用菘葉、蔞蒿、荻芽(即蘆芽)三物煮之,亦未見死者。」果真如此,那真是造物主的巧妙安排了。「河豚欲上時」,正是「蔞蒿滿地蘆芽短」。可見,造物主之偉大而玄妙,美醜共見,善惡並存,陰陽相生相剋。現在,由於廚藝的發展,在烹調時已能將河豚的毒去淨,我們食者已不用戰戰兢兢了。
邊觀美景,邊吃美味,邊問給我們導遊的方部長,知道河豚古名「鯸鮐」、「赤鮭」、又別名「吹肚魚」、「嗔魚」、「氣泡魚」、「雞泡魚」、「臘頭」及「西施乳」等。
為什麼又叫「西施乳」?我好奇地問。
方部長回答:傳說吳王夫差大勝越國之後,越王勾踐奉上美女西施,一日,夫差擁西施於懷,正逢品嘗一條河魨,其潔白如乳、豐腴鮮美、入口即化的感覺,不知該如何形容,隨口說道:「愛姬玉乳可比之!」從此,「西施乳」就在民間傳開了。
哇!原來如此!由此看來,吃河豚至少有兩千多年了,只是到了宋代,蘇東坡梅堯臣等大詩人的詩句及故事,使河豚更為聲名大震。
現在,使河豚更為聲名大震的,是揚中市。這個萬里長江中唯一的「島市」,憑着其四面環長江,出產的河豚最鮮美,設立了河豚節,在每年的「正是河豚欲上時」。至今已舉辦了十三屆,聞名海內外。河豚節期間,國內外賓客雲集,揚中市大小餐館爆滿,河豚鮮香四溢,食客吃得酣暢淋漓,豎指叫好。更有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書畫作文,登載報刊,傳揚網上,使揚中河豚名聲越來越大,譽滿四海五洲,堪稱第一。
堪稱第一的,還是揚中河豚的鮮美。因為河豚經常生活在大海里,只是每年「蔞蒿滿地蘆芽短」時,它們才回遊到長江的揚子江一段來產卵。揚中距離江口千里,能夠溯江游到揚中的河豚,都得是河豚中的「健將」,所以其身強體壯,肉味比游不到揚中的「亞健康」的河豚,自然鮮美無比。
堪稱第一的,還有每年春天最高檔的筵席,乃是河豚席。席上各種佳肴一道道端上,而壓軸者必是紅燒河豚一味,必在終席前端來,因為吃過之後,味蓋群饈,百味不珍,只有河豚柔滑其肌,其味甘旨,令人回味無窮。
堪稱第一的,還有揚中的中華河豚雕塑塔,我想應該是揚中市的標誌性建築吧。它高高地躍出江面,足有六十多米高,遠遠地就能看見。它威風凜凜,金光閃閃,向前飛翔的姿勢,顯示了揚中人奮發進取的精神。
堪稱第一的,還有揚中市園博園內的核心建築,它偌大的規模,卻整體呈現河豚的形象,以弧形和流線型的建築形體為主要風格。還有揚中市到處可見的河豚形象。街上的牌匾,路邊的標牌,店鋪的門臉,園林的雕塑,乃至餐館內外的裝飾,背包服裝的圖案……目之所及,滿眼河豚,地地道道堪稱河豚第一。
作者簡介
趙福君,上海市奉賢區四團鎮團南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