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撲不滅的火焰

撲不滅的火焰》是一部由伊琳執導的影片,葛振邦等人參加演出。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電影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繁榮發展、成績卓著的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指引下,中國電影迎來了「黃金機遇期[2]」,創作活力持續迸發,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電影生產力空前提高,呈現健康發展、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目錄

劇情

1942年,共產黨員蔣三,接受黨的指示,在根據地回到家鄉山西汾陽縣唐興莊發動群眾,展開抗日武裝鬥爭。蔣三的哥哥蔣二,如今投敵當了偽軍中隊長,正帶兵駐在唐興莊附近的仁岩堡據點,仗着日寇的勢力欺壓鄉民。蔣三根據上級指示,爭取蔣二改邪歸正。蔣二則想騙蔣三投降日寇,給自己添個升官發財的機會。在蔣母生日那天,蔣二以為能騙蔣三投降,哪知蔣三一點兒也不動搖,蔣二拔槍要逮捕蔣三,經蔣母阻攔,蔣二憤恨而去。蔣三繼續組織群眾,展開抗日鬥爭。

撥亂反正

一天,蔣三正與群眾在村里開會。偽村長王立清向蔣二報告,蔣二帶兵進村,卻撲了空。當天晚上,王立清被鎮壓。蔣二千方百計想抓住蔣三,派偽軍秘密查訪游擊隊的活動。蔣三將這些偽軍逮住後,經過教育,使他們轉變了過來,後來暗中幫助游擊隊。

不義滅親

游擊隊的隊伍不斷擴大,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汾陽縣的日軍司令吉田見此情況,限期蔣二一定要抓住蔣三。蔣二逼母親供出蔣三的行蹤地址,被深明大義的蔣母痛罵。蔣二為了升官發財,竟將母親扣押。

詐降闖關

不久,蔣三的游擊隊接到任務:要他們不動槍炮,設法控制杏花村的崗樓,掩護一批幹部通過封鎖線。蔣三正在為難,恰好蔣二來信勸降,蔣三便藉此機會闖進仁岩堡。蔣二以為蔣三真的來投降,忙着與蔣三商量如何投降日寇。到了約定幹部通過封鎖線的時間,蔣三的槍口對準了蔣二。蔣二到底怕死,只得打電話命令撤走杏花村的崗樓警戒。蔣三出了仁岩堡,發現日偽軍在追趕,返身射擊,乘勢逃走,可他的妻子劉玉梅被敵人抓住。敵人對劉玉梅嚴刑拷打,但終無結果。

罪有應得

蔣二想出鬼主意,將蔣母和劉玉梅放回去了。這時碉堡里的偽軍給蔣三送來情報,蔣三識破了蔣二的詭計。蔣三先誘蔣二帶兵包圍唐興莊,自己則帶領游擊隊攻進防守空虛的仁岩堡,待蔣二發覺上當,回頭來援救仁岩堡時,便落進了蔣三預先撒下的天羅地網。蔣三的游擊隊和八路軍一起,高舉旗幟,汾陽城頭上濃煙沖天,敵人滅亡的日子不遠了。

視頻

撲不滅的火焰 相關視頻

50年代懷舊經典抗戰老電影《撲不滅的火焰》 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
國產五十年代電影《撲不滅的火焰》插曲—游擊隊之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