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手掌上的村莊(李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手掌上的村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手掌上的村莊》中國當代作家李欣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手掌上的村莊

只要我一伸手,你就能看見我手掌上的村莊,那些嵌在指縫和繭花里柴禾紫黑的汁液,還有樹枝划過時帶血的跡痕。那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因為你一定知道我家院子裡的柴禾,堆得小山似的。在你眼裡,村莊是隨晝夜清晰模糊的。而每天拾柴、劈柴和生火做飯,我手掌上的村莊,新的也清晰地來,舊的也模糊地去,疊加着的,我那些密密麻麻的日子。

每年秋天,樹林裡的葉子零落飄走,枝丫直刺冷青的天空。黃昏時候,風從山溝里吹來,樹林裡滿是紛飛的黃葉,還有蕭蕭的聲音。那時,我別着柴刀,和我家的黃狗在一起。

屋後面的山,從很遠的地方逶迤而來。站在山丫口極目遠望,山那邊還是山。而山的山那邊,霧嵐升起,我和黃狗從來都沒有到過。我不知道一個人為什麼要望得那麼遠,而且居然有人能夠望到哪裡就能走到哪裡。比如村裡的臘狗,他去過好多的地方。他坐着火車去過堆滿房子的城市,他見我還是不明白,就指着我家高高的柴垛說,就是這個樣子!但是,我的腳卻熟悉生長的這個山窩子,要從什麼山路回家,哪一條路平坦些,哪一條路上的小橋因夏天洪水肆虐沖毀,已經走不通了。這些它全知道。

冬天就要來了,我得準備好過冬的柴禾,要不北風從山丫口吹來,把木窗欞上的塑料膜吹得啪啪直響,那時候,屋裡要是沒有一盆火,冷起來,那真是要命的。

從牛滾凼進入山林,沿溪流到四塊田,再爬坡,拉着路兩旁的雜草樹木爬到箐林堡,就到了我拾柴禾的地方了。夏天天氣炎熱,我就把一些旁逸而出的枝條砍下來,等到秋天曬乾了再拖回家。

在到處都是柴禾的山林里,我就是一個侵略者,我賊眉鼠眼地這裡瞅瞅,那裡瞧瞧,眼珠如梭子似的來回尋找。哪些是易燃的杉枝,哪些是熬火的青棡,還有哪些是易折的樺樹。當然,荊棘如紅梓刺這些,我早早就避開。

把柴禾撿來,整齊打成捆,在用紫藤攔腰系好,拽到剛爬上來的陡坡上,頭朝下。只一放手,一捆捆柴禾就嘩嘩地往下滑,直到山腳的小溪邊。把山棕背墊墊在屁股下,我也柴禾似的滑下山去,接着沿溪把柴禾扛回家。

扛柴回家,可以「螞蟻搬家」——一捆柴禾一次就搬到家;也可以「野貓送路」——一捆柴禾做幾次搬到家,搬到休息點後,又回去搬另一捆柴禾。去箐林堡拾柴禾,我當然「野貓送路」,因為離家遠了,害怕齊整好的柴禾被別人拖走。像我們村的姚二,整天無所事事,假如碰見我的柴禾,這不啻於白吃了一頓午飯。而去離家近的小溝,我就「螞蟻搬家」了,其實柴禾放下又扛起真是一件費力的事情。

每次回來,打開院門,把柴禾碼在院子的一個角落。然後再打開雞圈。雞們便跑步前進,去院子外的稻田喝水,或者打情罵俏。雞們走後的院子落寞着,仿佛它們才是真正的主人。而真正的主人獨自掄刀劈柴,生火煮飯。

當北風呼呼刮過村莊,我像一條蛇一樣的躲在屋裡,燃起柴禾,過着我溫暖的冬天。

可是,那一年,我家的牛出去了就沒有回來。它本來應該在黃昏時候自己從山裡回來的,可等到月亮出來,依然沒有它的蹤影。我一家人就出去找牛,山野里燃起柴禾做的火把,我的聲音傳到了山溝的每一個角落。我想,牛的耳朵那麼長,它一定能聽見的。我沿着牛的足跡走了很遠,淌過一條河流之後,我再也找不到我家的牛去了哪裡。之後的黃昏,我常去那條河邊的山林里撿拾柴禾,希望有一天牛從山裡跑出,用它的前額蹭我的屁股。

有一天,我不知道是今天還是昨天,反正都沒有什麼區別的。我走出了院子,一個人在這個村子裡走。我不知道要往哪裡走,這個村落都被我走遍了。有時為了撒泡尿,我穿過河沿走進無人的杉樹里,其實,整個山窩子裡就我一個人。到了中午,太陽曬得發燙,我躺在村口的草垛下呼呼睡了,太陽下山的時醒了,我還以為是早晨。幸好黃狗還在,我就攆着黃狗往村外走了。

原來留在院子的柴禾,留給另一個人來燒火煮飯好了。假如一個流浪異鄉的人突然發現了我的土屋,還有高如小山的柴垛,他一定高興壞了。然後他踢開掛在牆上的大門,在屋裡燃起火堆。或者,一群老鼠無意發現,它們一定以為到了一處好玩的迷宮。於是前呼後擁,相互轉告,從此高高的柴禾垛,寂寥的庭院成了它們的天堂。

柴禾上零星的雪還沒有融化,我就回來了。打開銹跡斑斑的鎖,院子裡空無一人。我捧了一捧水洗了一下自己落滿灰塵的臉,然後準備拾柴燒火煮飯。我驚奇地發現柴禾上長出了蘑菇。它們在柴禾潮濕的地方,羞澀地打着朵兒,黝黑而濕漉漉的臉龐。我突然想起一個詩人說的寂寞的況味。我家的柴禾,是不是在等我回來的那些黃昏,靜靜地聽我回來時院門被打開的吱呀聲響。然後詩人的寂寞釀成了蘑菇的傘朵。

許多次,柴禾在灶孔里熊熊燃燒,越來越短,一頓飯功夫,它們就變成火炭,最後成了柴灰。柴灰隨日子越積越多,以至於我不得不背到屋後面的山腳種土豆。其實所謂的過日子,就是灶孔里的柴灰可以堆積到一定高度,而院子裡的柴禾長不了蘑菇。[1]

作者簡介

李欣,貴州金沙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