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扁枝槲寄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扁枝槲寄生

中文名稱:扁枝槲寄生

別稱:楓香槲寄生

科:桑寄生科

屬:槲寄生屬

種:楓香槲寄生

螃蟹腳,又名:楓香槲寄生扁枝槲寄生,拉丁文名:Viscum liquidambaricolum Hayata,桑寄生科、槲寄生屬植物。灌木,高0.5-0.7米,莖基部近圓柱狀,枝和小枝均扁平;枝交叉對生或二歧地分枝,節間長2-4厘米,寬4-6(-8)毫米,干後邊緣肥厚,縱肋5-7條,明顯。全株入藥,治風濕性關節疼痛、腰肌勞損,民間以寄生于楓香樹上的為佳;雲南思茅民間則以本種用於治急性膀胱炎。另有藥材螃蟹腳,是燈芯草科植物星花燈心草(扁杆燈芯草)的全草。海拔200-750米(西南地區1100-2500米)山地闊葉林中或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楓香、油桐、柿樹或殼斗科等多種植物上。分布於台灣、福建、廣東等地。

信息

拉丁學名:Viscum liquidambaricolum Hayat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檀香目

亞目:桑寄生亞目

亞科:槲寄生亞科

族:槲寄生族

亞屬:亞槲寄生屬

分布區域:分布較廣中國大部省區有分布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草本,高20-3cm。稈微扁平,上部兩側略具狹翅,稈後有縱條紋

基生葉為鞘狀,幾全部拖莖,先端幾無葉片;莖生葉長7-10cm,寬2.5-3mm,直立,具不明顯的間隔,葉鞘邊緣膜質,長1.5-3.5cm。

花序寬大,約占植物體的1/2,2-3次或多次分歧,具披針形而帶芒尖的苞片,花7-15朵聚生成星芷狀的花簇;花被片狹披針形,長約4.5mm,幾等長,具顯著中脈,先端具刺狀芒尖:雄蕊3;子房三棱形。

果實長圓狀三棱形,長4-5mm。種子倒卵狀橢圓形,褐色,兩端有小尖頭。花、果期4-6月。[1]

生長習性

海拔200-750米(西南地區1100-2500米)山地闊葉林中或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楓香、油桐、柿樹或殼斗科等多種植物上。

本種分布範圍廣,在我國南亞熱帶地區觀察,其枝條肥厚扁平,雌花橢圓狀等,與扁枝槲寄生的形態及生長習性等有明顯差別,系不同種群。此外本種枝條的節間長度和寬度,可隨寄主種類稍有變化,其果實的形狀和顏色亦有不同,若寄生于楓香樹上的,其果橢圓狀,成熟時橙紅色;寄生於油桐樹上的,其幼果橢圓狀,成熟時呈卵球形,黃色。

產地分布

產於西藏南部和東南部、雲南、四川、甘肅(文縣)、陝西南部、湖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平陽)、台灣。海拔200-750米(西南地區1100-2500米)山地闊葉林中或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楓香、油桐、柿樹或殼斗科等多種植物上。尼泊爾、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越南北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台灣。[2]

藥用價值

一、

功能

清熱利尿,消食。

主治

小便赤澀熱痛,宿食不化。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

相關論述

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消食,利尿。治宿食內停,小便赤熱。」

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洗淨,曬乾。[3]

二、

拼音Pánɡ Xiè Jiǎo

來源燈心草科螃蟹腳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chen.,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消食,利尿。

用法用量主治宿食內停,小便赤熱等症。

注意1~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4]

參考資料

  1. 螃蟹腳,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楓香槲寄生,植物網
  3. 螃蟹腳,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螃蟹腳,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