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過往皆是文章(子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所有過往皆是文章》是中國當代作家子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所有過往皆是文章
小時候,世界那麼大;長大了,世界卻那麼的小!
血氣方剛的年華,總感到世界無比的遼闊,所及之處,都會留下自己的足跡。所遇之人,皆可成為朋友。不必為空間的窄憋而憂慮,也不必為一路同行的人不夠多而孤獨。
後來,隨着日升月落的往復,從一個個寒暑跳躍到另一個個寒暑,歲月不居,時光如流。在那一個不經意的黃昏,突然覺得世界在變,變得越來越不夠遼闊。突然覺得所遇到的人,並非都是可以攜手抵達彼岸的人。人生的成長,不是想象的那麼美好,那麼盡歡顏,有時候卻像極了一件無形的枷鎖,讓你不得恣意搖擺,唯我獨行。再後來,你雖然還想擺脫那些約束,卻又深深感到大道不可逆。
熱烈的時光,都是淺薄的,只有靜默的歲月,才可讓一個淺薄的人變得深刻。當你步入人生的秋季,常常會隱隱約約感到:「這世界真是沒有想象的那樣遼闊,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你深愛的人和深愛你的人,其實就這麼幾個,這就是你的世界。」
在那些不眠的午夜,盤點過往的經年,一切都仿佛水落石出。很多面孔,曾經的滿面春風,當下已是冷漠無顏,讓你不再值得留戀。很多曾爭執不休,自以為是的事,都已塵埃落定,不值得再去糾結。我們都是凡人,圈子並不大,那些你曾傾盡心力開墾的人脈,也不過是打拚的需要,甚至是利益交換的紐帶而已。時過境遷,再回首,一切都如沒有發生過。
細數流年,真正與你共患難的人,屈指可數。真正以心交心、用心對待自己的人,更是微乎其微。那些曾經海誓山盟,患難與共的人,也只是一個扮演的角色而已。這並非世態炎涼,人心不古。生活就是這樣的真實,來不得半點的矯情與虛幻。當你歷經風雨,跋山涉水後,便會更加懂得:好好關愛自己,好好珍惜身邊人,好好看重當下,這些該是多麼的重要。
個體與浩瀚的塵世比,只是一粒塵。可是,正因為這千千萬萬個卑微的生命,才成就了當下紛繁的世界。任何一個孤獨與卑微的個體,都不得被漠視與冷落。「每個人都像煙花一樣,都會有自己最絢爛的時刻」。再渺小的植物,也會有自己的花期,再平凡的人,也會有自己的高光時刻。一個健康而高貴的靈魂,總是在從不漠視他人的同時,又會努力地活着,活出生動,活出有趣,活出自己。 最好的活法,不只是財富五車的富翁,也不是頭頂光環的權貴,而是在平淡的歲月里,沒有糾結,沒有紛擾,活出舒展。正如豐子愷的一句話: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於塵世而言,誰都是「暫居者」,且很多人人生不滿百,卻懷千歲憂。其實,很多憂慮都是自尋煩惱,塵世里並沒有那麼多過不去的坎。任何人都有自己成長與立足的規律,該來的總會來,就像冬天過後春風十里;該走的總會走,就像生命凋零徒留一嘆息。「歲月的列車不為誰停下,命運的站台,悲歡離合,都是剎那」。
塵世里最讓人幸福的事,往往不只是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奇蹟,或者登上了輝煌的殿堂,而是在煙火氣的日子裡,仍可聽到父母的嘮叨。甚至像那句台詞:「都當爸了,還有爸揍你,那不就是幸福嘛」。其次就是,你陪着孩子慢慢長大,看着他們展翅高飛,去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再次是,我們終將在歲月中老去,但內心依然跳動着年輕時的火焰,熊熊燃燒。並在屬於自己的幸福中,能滿足一生的際遇,享受到煙火氣中生活的滋味,那一定是一種無言的美妙。
(二)願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歲月不居,時光如流。為了成就美好的人生,自我修行的人們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然而,真正能遇見「自己」卻是一種境界的抵達。人生之旅,且行且修行,讓你經風雨,見波瀾,懂得愛憎,懂得得失,懂得敬畏,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礦石百鍊成鋼,人生也如此。塵世實苦,活着勞己筋骨,苦己心智,歷經歲月的淬鍊,讓一個原本柔弱的生命獨當一面。人生之旅,雖然閱人無數,可一旦認知甚至遇見了自己,靈魂就有了香味,心中就有了彩虹,臉上就有了陽光般的明媚。
這樣的人,因為敢於見天地,見自己,不僅世界會溫良以待,他人也願意與你同行甚至親近。不經意間,讓你成為了一個眼裡有風景,靈魂很豐盈的人。
立足於時代而修行的人,不局限於廳堂,也不局限在廟宇。你的職場,你的志向,才是你修行最好的道場。你為他人做了那麼多善事,為社會做了那麼大貢獻,也讓自己的心性得到了升華,因此,你沒有辜負修行的初心,沒有辜負修行的美好。修行一旦離開了油鹽醬 弘一大師,心懷遠大志向,苦於修行,終成為修行道場上最絢爛的一道光。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弘一大師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世。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趙朴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說到修行,總會讓人想起那些深居一隅的山林隱士,幕天席地、禪坐、行腳,苦苦思考人生的意義。而真正的修行,是身居喧囂的世界,力求讓自己遠離紛繁,講求清寧與平淡,還原生活的真諦,讓世界更溫良,使自己更安祥。
修行並非封閉的宗教活動,而是一種開放的自我教育方式。致力於修行的人們,櫛風沐雨,汲取經年蓄積的智慧,從油鹽柴米做起,着眼每一個細微的事務,走出繁複與虛幻,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抽象的事務明朗化,達到外部世界與內心世界最美妙的契合。
作者簡介
子雋,河北省邢台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