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房闥
圖片來自搜狐網

房闥是漢語詞語,拼音fáng tà,釋義為宮闈;寢室,閨房。

目錄

解釋

1、宮闈。

2、寢室;閨房。[1]

出處

《漢書·循吏傳序》:「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

《續資治通鑑·宋真宗乾興元年》:「皇帝沖年,政出房闥,斯已國家否運,稱『權』尚足示後;況言猶在耳,何可改也。」

《新唐書·陳子昂傳贊》:「子昂乃以王者之術勉之,卒為婦人訕侮不用,可謂薦圭璧於房闥,以脂澤污漫之也。」

宋·張師正《括異志·陳少卿》:「果有羣妖晝夜隱見於房闥間。」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翰林道:『久聞妹子房闥精緻,未曾得造一觀。』」

清·袁枚《續新齊諧·喜婆》:「扶侍新娘梳妝拜謁,立侍房闥如婢。」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金蝦蟆》:「偶小恙,臥房闥。」[2]

參考文獻

  1. 房闥(房闥漢典
  2. 房闥漢語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