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戴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戴欽(1493年-1526年) 字時亮,明馬平縣人。明代柳州八賢之一。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初任刑部主事,後晉升郎中。才思敏捷,頗得刑部尚書林俊器重,常負責起草官方文書。詩作清新俊逸,自成風格,為時所重。嘉靖三年(1524年)因反對世宗追尊其父為"皇考恭穆獻皇帝",遭廷杖重創。著有《鹿原集》、《玉溪存稿》等。

人物生平

戴欽19歲考中舉人,23歲(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進士及第,先後擔任刑部浙江司主事、雲南司郎中、陝西司員外郎等職。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朝廷中發生了關於"大禮"問題的激烈爭論。戴欽認為這是一件大事,應當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堅定地說"苟有裨於國是,吾何愛夫髮膚。"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就要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和朝臣們一道,毅然前往朝廷,當着皇帝的面陳述了自己的主張。由於見解不合,觸怒了皇帝,便被當堂下令用棍棒把他打得遍體鱗傷,鮮血淋漓。兩年之後(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便在北京結束了僅僅34歲的年輕生命。他的靈樞被家人運回到柳州。

成就

戴欽與佘勉學、佘立、徐養正、張翀、孫克恕、龍文光、周琦被後人稱為「柳州八賢」,並居首位。[1]

戴欽不僅是一個關心國家命運敢於直言的賢者,還是一個能詩善文的才子。他聰穎過人,博聞強記,為文作詩,下筆千言。廣西提學使姚鏌曾讚嘆道:「戴欽作文,佳思如泉湧,不知從何處得來。」[2]

他所寫的詩文常常有許多佳句妙語,被周圍的人們傳誦。在刑部任職時,每逢遇到大典禮,大獄訟,刑部尚書林俊往往要求戴欽起草文字,他也往往「援筆立就」而且「無不允當」。在京城,戴欽經常與明代著名文學流派「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等談詩論文,相互切磋。[3]

名士何大復曾特意寫了一首《贈時亮》的五言詩,稱讚戴欽的才華。他對那些「英邁不凡,議論高古」的詩文家十分欽佩,虛懷求教之後,曾「閉門自奮」數月,精雕細琢地進行創作。當他把新作呈獻在文友面前時,諸君都驚讚他文思大進,作品豐富。有的說,原來還以為與他水平相當,如今他己「百尺竿頭,更出一步矣」。

主要著作

  1. 明天一閣抄本《鹿原集》:《鹿原集》系明抄本,十卷,線裝二冊。原為天一閣藏書,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此書收文1篇,賦3篇,各體詩394首。今有書目文獻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書》,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二種影印本行世,較為易見。
  2. 明刻本及民國重刻本《玉溪存稿》:《玉溪存稿》八卷,有兩個版次。初刻為嘉靖三十四年(1555),重刻於民國年間。初刻者為鄉人佘勉學。勉學字行甫,號東台,馬平(今柳州)人。曾任福建按察使。即《四庫全書總目》所謂「刻於閩者八卷,曰《玉溪存稿》。」今有民國重刻本,存廣西桂林圖書館。此書收文5篇,賦3篇,各體詩251首。
  3. 明刻本《戴秋官集》:《戴秋官集》二卷,是徐養正在雲南提學僉事任上所刊刻,時為嘉靖三十三年(1554)。徐養正,明廣西馬平(今柳州市)人,字吉甫,號蒙泉。嘉靖二十年進士。因劾嚴世蕃奸狀被謫雲南通海縣典史。此本即《四庫全書總目》所云「刻於滇者二卷,曰《戴秋官集》。
  4. 明刻本《鹿原存稿》:《鹿原存稿》九卷,為戴欽侄戴希顥所合輯。戴希顥《鹿原稿·跋》稱:「不意丙戌卒於京邸,遺稿漫散大半。予即檢拾,僅百餘篇耳,以是深為痛惜。幸賴吾柳東台(佘勉學)、蒙泉(徐養正)二公,一刻於閩,再刻於滇,既足以表彰之矣。然予舊所輯聞,徒為蠹蝕,遂合前二集傳刻於魯。」《四庫全書總目》據以著錄的就是這個版本,是戴欽著作最為完備之本子,今未見,疑已佚。

後世紀念

景賢亭圖片來源:百度搜索

現墓位於柳州市區立魚峰北麓,石片砌,封土,高1.5米,直徑3.5米。後人在墓側建「景賢亭」以紀念這位不畏權奸、詩才出眾的柳州名人。

參考資料

  1. 明史》兩戴欽[1]
  2. 戴欽——明代粵西詩家翹楚_百度學術[2]
  3. 《戴欽詩文集校注》作者:戴欽 出版社:巴蜀書社出版時間: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