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戴爾,H.H. 編輯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戴爾,H.H.英國生理學家。1875年6月9日生於倫敦,1968年7月23日卒於劍橋。1898年畢業於劍橋特里尼蒂學院,後在該學院從學於英國物理學家E.盧瑟福。1900年起在倫敦聖·巴塞洛繆醫院作臨床實習,分別於1903年和1907年獲外科學士和醫學學士學位。 目錄 1 正文 正文編輯 戴爾,H.H. 戴爾,H.H. 英國生理學家。1875年6月9日生於倫敦,1968年7月23日卒於劍橋。1898年畢業於劍橋特里尼蒂學院,後在該學院從學於英國物理學家E.盧瑟福。1900年起在倫敦聖·巴塞洛繆醫院作臨床實習,分別於1903年和1907年獲外科學士和醫學學士學位。1902~1904年間,曾在倫敦大學生理系E.H.斯塔林和W.M.貝利斯的指導下進修過生理學。他還在德國法蘭克福的血液學家P.埃爾利希處學習過數月。1904~1914年在韋爾科姆生理研究實驗室工作。1914~1928年任醫學研究會生化和藥物學部主任。自1928年起至1942年,任英國國家醫學研究所所長,直至退休。   他發現了神經系統中化學傳遞物質,特別是神經末端可釋放乙酰膽鹼,並在1914年就從製備的生物材料中分離出乙酰膽鹼。1921~1926年間,德國藥物學家和生理學家O.勒維用甲、乙兩個蛙心作灌流試驗,先刺激被灌注的甲蛙心(供者)的迷走神經,用從甲蛙心流出的灌注液注入乙蛙心 (受者),結果使乙蛙心搏動變慢。說明甲蛙心受刺激後釋放了一種物質。戴爾和勒維於1926年證明,這種物質就是乙酰膽鹼,是由刺激副交感神經末端而產生的。由於這一發現及其他系列的研究成就使戴爾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賞。他曾任英國皇家學會主席、英國皇家醫學會主席等,他和O.勒維共同獲得193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詞條標籤: 科學家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