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或許我就是為了新聞而生的(李津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或許我就是為了新聞而生的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或許我就是為了新聞而生的》中國當代作家李津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或許我就是為了新聞而生的

筆者這一生,似乎就是為新聞而生的!

自小就與新聞有緣!大概小學5年級,班主任劉世榮老師見我寫得一手工整的宋體字,就說:「我來教你刻蠟版吧!」

一塊鋼板,一支鐵筆,成了我縱橫馳騁的天地!不出一星期,練成這門手藝後,我謄寫的第一份作品就是朝鮮故事片《賣花姑娘》的歌篇。

後來,學軍拉練到王蘭莊,同學們每天都要去下地幹活兒,而我就在劉老師的帶領下,編印每天1期的《野營戰報》,整整幹了一個星期。

劉老師做主編,負責版面設計。我就按照設計,謄寫蠟版。我們採取的是彩色套印法,一張報要印四五遍,紅黃藍綠黑成就一份油印的彩色報紙。

當時身穿父親給我的綠色軍上衣,在拉練結束後,已然變成了迷彩服!

1973年9月升入初中後,儘管我的學習是全班第一名,不知為何班主任朱國斌老師卻非要讓我做了宣傳委員。

差不多一周一期的板報,完全由我選稿、設計,然後用粉筆書寫人生。

或許是經過如此鍛煉,突然有一天,我就萌發了搞創作當作家的夢想!而成就這一夢想最現實的路徑,就是為報紙寫稿。

現在回憶起來,我平生變成鉛字的作品應該是在《天津電影》上發表的一篇用電影片名串成的文章。此後,我寫過名人軼事、知識小品,搞過文摘,做過科普,消息、通訊、評論統統嘗試過。

終於有一天,筆者竟然真的成了一名專職新聞人。

那是在1987年6月間,我被一紙調令調到天津市機械工業管理局教育教學研究室理論研究科,負責辦一份報紙《機械教育》。

這是一張4開4版的報紙,每個月出1期。我的師傅解延年帶着我運作了一期,就放心大膽地讓我去盡情施展了。

表面上看,這個工作量沒多大,難度似乎也夠不上去登天,但是一個人從組稿、改稿、劃版面、送廠付印、3次校對,直到發行。全活兒啊!對我這個一張白紙的外行,那可就不簡單啦。

這張報在《滄州日報》印刷廠印刷,光3校就至少得3天。要不住在哪,要不就得跑上3趟啊。這樣一說,是不是夠我忙活兒的。

按理說,沒有學過新聞,是當不了記者的;沒有學過編輯,又怎麼能辦報紙呢?

而我確實就幹上了這一行當。

本人的資本,就是為這份報紙投過稿,而且差不多是投稿最多的那位。

為了投稿,我會研究每個版面每篇刊登過的稿,從中揣摩編輯的用稿標準和行文特徵,然後模仿着寫,一來二去就入道了!

這之後,我於1999年3月調入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學院第一次獨立設置了黨委宣傳部,我這一干就是20餘年。

原本由黨辦編印的《校園簡訊》不定期不定版面,我接手後立即改成8開2版,後來增加到8開4版,有欄目設置,當時的領導說:「一看就很專業!」

後來,《校園簡訊》更名《求索》,進入海河教育園區後《求索》還升級為彩色膠印4開4版的月報,在當時天津百利裝備集團系統的企業報中,可以說是唯一一張有着充足稿源,版面固定、欄目固定的報紙,文稿的質量水平在同類院校中也是相當高的。

做報人,我已閱稿無數。這不僅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也將我滋養成一名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政治立場堅定的黨的新聞工作者。[1]

作者簡介

李津軍,男,1960年7月生,山東臨邑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