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這土地(艾青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我愛這土地》是現代詩人艾青於1938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發表於《十月文萃》。
這首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意象悽厲。接着續寫出歌唱的內容,並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後魂歸大地,飽含着詩人對祖國強烈的感情和憂患意識。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基本信息
作者:艾青
創作年代:1938年
文學體裁:現代詩
作品名稱:我愛這土地
作品出處:《艾青詩選》
寫作背景
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猖狂地踐踏中國大地
作品原文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英文譯文
I Love This Land
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sing with my hoarse voice:
Of this land was buffeted by storms,
Of this river turbulent with our grief,
Of these angry winds ceaselessly blowing,
And of the dawn, infinitely gentle over the woods...
——Then I would die,
And even my feathers would rot in the soil.
Why are my eyes always brimming with tears?
Because I love this land so deeply...
寫作背景
《我愛這土地》寫於1938年11月17日,發表於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猖狂地踐踏中國大地。作者和當時文藝界許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漢,匯集於桂林。作者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便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以「假如」開頭,這個頭開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之感。詩中的「鳥」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歷代詩人所反覆詠唱的杜鵑、鷓鴣那樣,稍一點染,即具有一種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蘊,而是全靠作者在無所依傍的情況下作出新的藝術追求。再則,詩中特地亮出「嘶啞的喉嚨」,也和古典詩詞中棲枝的黃鶯、啼血的杜鵑、沖天的白鷺等大異其趣,它純粹是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對於作者的影響所致,同時也是這位「悲哀的詩人」(作者自稱)所具有的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
詩的首句集中展現了作者對土地的一片赤誠之愛。在個體生命的短暫、渺小與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恆之間,作者為了表達自己對土地最真摯、深沉的愛,把自己想像成「一隻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着祖國大地飛翔。全詩表現出一種「憂鬱」的感情特色,這種「憂鬱」是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愛得深沉的內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難,因而格外動人。這裡有深刻的憂患意識,有博大的歷史襟懷,有濃烈的愛國真情。這種憂鬱表現在兩點:其一,強烈的抒情色彩。這首詩可以說是作者的自白。作者採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詞」一樣嚴肅,又像「血」一樣莊嚴,十分強烈,震撼人心。詩人用了四行象徵性的詩句,來概括「我」的使命。這四句詩並沒有具體所指,但它們以更形象、更廣泛的泛指性,擴大加深了這使命的內涵。作者所深深愛着的這土地,正在經歷着一場歷史的大搏鬥,大變革。人民在奮起,民族在覺醒,「無比溫柔的黎明」已經可望了……作者作為一隻鳥,就要為這一偉大的時代歌唱。其二,寫實和象徵交織。作者用寫實和象徵的手法,描繪了一組鮮明的詩歌意象,分別賦予「大地」、「河流」、「風」、「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徵和暗示意味。但作者對祖國的「黎明」也抱有樂觀的信念,作了美妙的抒寫。
這首詩在抒情上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撥動心弦。此詩偏以「假如」開頭,這是第一層強化。誰不知道鳥聲優美清脆,此詩偏以「嘶啞」相形容,這是第二層強化。光有這兩層強化還不夠,於是詩中接連出現了所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描寫這些對象時達到了窮形盡相、淋漓酣暢的地步,充分體現了這位自由體詩人的藝術特色。寫詩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因為「的」字一多,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作者艾青則不然,他敢於用由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採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是作者艾青的自由詩創作不同於其他自由詩作者(如田間)的一個重要特色。《我愛這土地》這首詩也不例外,且看詩人在「土地」「河流」「風」「黎明」這樣的中心詞語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憤的」「激烈的」「溫柔的」等許多修飾語,就科窺見其中的奧秘了。以上所說的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觀的長句,可說是第三層強化。正當為作者不斷的歌唱——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時,詩篇卻陡然來了一個大的轉折,一個破折號之後突出「我死了」,讓身軀肥沃土地。於是,生前和死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的執著的愛,這便是生於斯、歌於斯、葬於斯,念茲在茲,至死不渝。
藝術特色
篇幅短小,構思精巧
土地是個博大的意象,詩人選擇它來作為寄情和傾訴的對象,其境界極其廣闊,然而又將這些感情濃縮在10行的詩句里,取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這首先是因為作者不是從實處落筆,而是從虛處落筆,不是直寫自己與土地的關係,而是通過想像把自己虛擬為「一隻鳥」,借鳥兒與土地的關係來展開全詩的藝術境界,使詩的整體構架顯得巧妙自然,渾然不覺。詩中的「鳥」,僅是泛指,具有象徵性,不像古詩詞中那些實指(如杜鵑、鷓鴣等)。「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動、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詩句,也是全詩中深化作者對土地感情的一個奇異的亮點。本來,鳥聲是優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啞」的聲音,但作者卻特別亮出「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是當時悲壯的時代氛圍(抗戰初期)、作者特殊的個性與氣質以及作者特殊的表達需要等,共同作用於鳥兒形象而產生的審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強化了形象的審美表現力,從中更能感到作者對土地的愛是如此的執著、堅貞和頑強:即使是面對這樣一片浸透着苦難的土地,作者也要無條件地去愛,要永遠不知疲倦、竭盡全力地去為這片土地而歌唱!接下來,作者用類似電影蒙太奇式的特寫鏡頭,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這些都是博大的自然或宇宙意象,有動有靜,有近有遠,境界開闊,氣勢恢弘。作者在「土地、河流、風、黎明」前都特意加上了帶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詞或修飾語,使它們一個個都轉化成了富有象徵意味和暗示力的畫面。從構思的角度看,到這裡,作者仍然緊扣「鳥兒」這個虛擬的形象(「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作者借這個形象,象徵性地表現了自己決心生於土地、歌於土地、葬於土地,與土地生死相依、忠貞不渝的強烈情感。至此,詩的感情已達到了高潮。
巧妙轉換,另闢詩境
通常來說,詩情到達高潮之後,再接下來抒寫難度就很大,寫得不好,就難以為繼,或畫蛇添足,或前後脫節,或情思弱化,難以壓陣……但作者卻巧妙地宕開一筆,隔開一行,做了必要的間歇和停頓後,開始巧妙轉換,另闢詩境,寫下了兩行形象突出,感情進一步升華的結尾。有怦然心動,過目難忘,吟誦不已之感。
第一,抒情視角作了轉換。詩的第一節是從虛擬的視角,即從鳥兒的視角去想像,去表現鳥兒對土地的忠誠與摯愛,顯得形象含蓄;第二節卻換成實寫的視角,即從作者自我的視角去實寫自己「常含淚水的眼睛」,傾訴自己對土地的「深沉」之愛,是直抒胸臆。這樣,虛境和實境的結合與對應,構築了全詩內在完整的藝術空間;結果與原因的關聯與對照,又構成了支撐全詩的內在邏輯結構。
第二,寫作手法作了轉換。第一節用的是比,是想像的境界;第二節用的是賦,是直抒胸臆的寫實。全詩由前面蒙太奇鏡頭式的畫面暗示轉到了後面作者的直接指點,以一個強有力的情感抒髮結束了全篇,從而把注意力引到一個濃郁的情感氛圍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對土地的忠貞與摯愛。
主題意象
主題
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國的這塊土地上,痛苦多於歡樂,心中鬱結着過多的「悲憤」、「無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風」;然而,這畢竟是生他養他的祖國,即使為她痛苦到死,也不願意離開這土地——「死了」以後連「羽毛」也要「腐爛在土地裡面」。表達了作者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最偉大、最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意象
作者艾青詩歌中的土地情結以及土地在作者詩中具有多重象徵意義。作者艾青堪稱「土地的歌者」,「土地」構成了作者詩歌的中心意象。「土地」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徵,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祖國命運的象徵,其中聚集着作者對祖國和大地母親深深的愛,這種感情在這首詩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詩人表示要像鳥一樣歌唱祖國大地;死了,也要使自己融進祖國的土地中。「土地」的意象也凝聚着作者對生於斯、耕作於斯、死於斯的勞動者最深沉的愛,對他們的命運的關注與探索。這裡的「土地」,不再單純是客觀景物,而是貫注了作者主觀情感的「象」。作者對蒼老、衰弱、正備受苦難的祖國感到萬分悲哀,挾着這份感情,用憂鬱的目光掃視周圍時,寂寞、貧困的曠野的載體——土地便進如作者的腦海。作者通過吟唱土地這一個「象」,詛咒摧殘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詩中,作者的歌喉雖然沙啞但卻寬厚,雖然悲哀但卻博大,顯示出一種雄渾的生命感;雖古樸但卻蒼勁有力,因為土地是孕育萬物的基礎。正是由於有了對土地的這種熱愛和眷戀,作者筆下的另外三個意象便順流而出。「河流」的前面加上「永遠洶湧着」和「悲憤」兩個形容詞,「風」前面加上「無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兩個修飾語,就把「河流」「風」這兩種外在的純景物變成了含有作者主觀情思的「象」,就把悲憤和激怒的人民為了挽救土地的那種不屈不撓、前仆後繼、奮力抗爭的革命鬥爭形象地表現了出來。「黎明」這個意象表明作者堅信在人民風起雲湧的鬥爭中必將迎來曙光,迎來勝利。但是作者意猶未盡,「——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表達了作者對土地執著的愛。最後兩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再回歸到土地這個意象上來,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名家點評
施建清《一隻常含淚水的鳥》:詩離不開詩人的體驗,詩人的情感也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中。
李復威《艾青詩歌賞析》:艾青的詩歌飽含激情,或憂鬱,或恬靜柔和……
王繼波《(我愛這土地)的意象藝術》:「土地」是艾青常用的一個意象,可以說那是他的又一生命。
牛漢、郭寶臣《艾青名作欣賞》:……詩人,對土地的理解更深刻了,對土地的感情更濃烈了。
艾青《詩論·服役》:「把憂鬱與悲哀看成一種力!把瀰漫在廣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憤懣……集合擾來……佇望暴風雨來卷帶了這一切,掃蕩這整個世界吧!」「叫一個生活在這年代的忠實的靈魂不憂鬱,這有如叫一個輾轉在泥色的夢裡的農夫不憂鬱,是一樣的屬於天真的一種奢望」。
作者簡介
艾青(原名蔣正涵,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號海澄,出生於浙江金華,畢業於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家,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1]
他的代表作為《大堰河——我的保姆》《火把》等,曾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於1996年5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86歲。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艾青從對農村勞動人民的熱愛和接近他們的要求出發,十多年來,一直向他們呈獻着自己最真切的詩情。[2]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鬥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穫。這裡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着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一,但是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一。[3]
艾青以「最偉大的歌手」要求自己,無論是在烽火連天的戰亂歲月,還是在解放後的生活里,寫作已然成為他的生活方式。他說道:「我永遠渴求着創作,每天我像一個農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來,一醒來,我就思考我的詩里的人物和我所應該採用的語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進步……甚至在我吃飯的時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時候。」一個詩人,始終渴求着寫作,堅持着寫作,讓我們看到一個作家對於文學至死不渝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