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與日記的情緣(楊會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與日記的情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與日記的情緣》中國當代作家楊會銀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與日記的情緣

記得開始寫日記是在小學三年級。那時,到了三年級,老師就讓學生學作文。面對新課題,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寫。老師就說:「作文和寫日記一樣,知道日記嗎?就是把一天的事記下來。做了啥,學會了啥,遇到了什麼事,有什麼想法、打算,有條理地寫下來,別東一耙子,西一掃帚,這就是日記。作文和寫日記大同小異,按照作文題,添加內容,突出一個中心思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命題作文。寫日記可幫助我們學會作文。」

幾十年過去了,我對日記情有獨鍾,愛不釋手。一天下來,都要寫寫,習慣自然。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日記日記,一天一記,一天不記,便會忘記。人生漫長,其間會發生很多事情;時間久了,就會慢慢忘記,再想也沒頭緒。如果有日記,閒下來看看,就會想起,挺有意思的。這也許是自戀,或說是自我欣賞。從日記中,我看到了自己從青少年到中年的成長曆程,見證了自己的心情故事,也悟出了許多人生道理。翻着、看着,往事像放電影,歷歷在目。日記里,有青澀、幼稚、異想天開,有成長、成熟、成功,豪情壯志,自立自強,有得失、進取和反省自己;有空白、茫然,甚至蒼白……正如一位友人在信中所言:蒼白的日子誰都有過,只是別蒼白下去就好。

寫日記不單用手和眼,還需要大腦運轉、統領全篇,遣詞造句,力求詞語通順,段落銜接,把自己的一天寫準確,說明白。寫成了,自己朗讀一遍,讀出不順的語句要修改,把握不準的字要查字典,一篇日記要經過四道工序:寫、讀、改、定。可見,寫日記也是個腦力活兒。通過語言的學習和使用,鍛煉了大腦的認知功能,延緩了腦細胞衰老。人們常說,勤動腦,防衰老,還能預防老年痴呆症。

用進廢退學說適用於語言能力。人的記憶力、反應能力和執行力隨着年齡增長發生不可逆的下降,但語言能力並不是和身體一同衰老的,而是越用越發達,大器晚成就是最好的例子,山東作家姜淑梅六十歲開始識字,七十四歲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寫字能激活大腦的運動區域、視覺區域、認知區域,寫是對記憶的強化,在遣詞造句過程中,大腦和身體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讀,增強腦力,閱讀時大腦要協調視覺技能、語言感知,長時記憶和工作記憶。讀寫就像在按摩大腦,保護認知功能,提高生命質量。

離開學校至今,因為日記,我不但在校學的字沒忘,還學到了在校不知道的字。因為寫字,沒了獨處時的寂寞孤獨,驅走了閒暇時的無聊,也占用了飲酒、吸煙、打麻將、玩遊戲的時間,清心寡欲,風清氣正;還喜歡上了散文,讀的多了,也就有了作文的衝動,我手寫我心。散文就是寫自己,更多的是寫給自己看,就像日記,自產自銷。有時心血來潮,看到公開發行的報刊話題,偶有共鳴,發表個豆腐塊文章。因為自知,所以談不上驚喜;只希望別誤導讀者,不給人家添麻煩就好。

日記,記錄了一個人的成長,也助力了一個人的成長;是日記,也是一個人的自我傳記。日記反應了一天的大事小情,有想法,也有思考;有借鑑,也有啟迪,與時俱進。一天下來,梳理總結一下當天的過往,計劃一下明天的事,還有未來的規劃,落筆紙上,便可安然入眠。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有計劃,做事才有條不紊,不至於手忙腳亂,也不會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雖然,有時計劃趕不上變化,可有計劃總比沒有好。這就是我的心得,也是我的生活筆記,或說是我的生命旅程。

寫日記也是寫作的一種形式,寫作是人類共同守護的集體記憶,也是對歷史記憶的接續,寫作會讓人充滿熱情,又時常清醒。我覺得:寫日記會讓生活更有趣![1]

作者簡介

楊會銀,健康管理師,現從事康復理療工作;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石家莊詩詞協會會員,喜歡寫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