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成語:才高八斗

目錄

才高八斗

漢語成語,拼音是 cái gāo bā dǒu,意思是形容人文才高超。出自南朝·宋·無名氏釋常談·斗之才》。 [ [1] -[2] ] 中文名 才高八斗 外文名a man of great talent 讀 音 cái gāo bā dǒu 解 釋 形容人的文才高。才:才華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近義詞八斗之才才識過人才華橫溢反義詞 才疏學淺才疏智淺

語解釋

才,指文才、才華。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識豐富。斗,器具名。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

示例

想要才高八斗,就要博覽群書。 李白才高八斗,人稱「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成語典故

南朝宋國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政治上的失意,從而寄情于山水,寫有大量山水詩,與文章冠絕當時的另一個文人顏延之齊名,並稱為「江東第一」。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謝靈運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於飲酒時自嘆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意味天下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裡,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 由此,後世便稱才學出眾者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隱的《可嘆》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唐徐夤的《獻內翰楊侍郎》中有:「欲言溫暑三緘口,閒賦宮詞八斗才」 等等。 [3]三國時期曹操,有四個兒子才能比較突出,各個都有一招拿手好戲,而且聰明過人。曹丕劍術高超;曹彰力大無比;曹植詩寫的極好;小兒子曹沖借船稱象,機敏過人。在曹操的四個兒子中,最有才華的就是曹植。漢朝500多年後的魏晉時期,著名的大才子謝靈運曾讚譽曹植「才高八斗」。謝靈運出身名門,是東晉名臣謝玄的孫子。謝靈運是南朝時期著名的詩人,也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詩人,被譽為山水田園詩鼻祖,非常有才華,高傲冷蔑,一般人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 謝靈運不僅是個詩人,還酷愛登山。他登山時常穿一雙木製的釘鞋,上山時取掉前掌的釘齒,下山就取掉後掌的釘齒。這樣上下山就格外的省力,而且走的穩當,這就是著名的「謝公屐」。喜愛遊山玩水的謝靈運,每到一個地方遊覽過後,喜歡用筆記錄下奇觀異景,用精緻工整的語言刻畫山水的秀美。慢慢地,描寫山水就成為了一種獨立的詩歌題材。據說詩仙李白就曾非常羨慕謝靈運的生活,他的遊歷生活,多多少少也受了謝靈運的影響。 謝靈運曾經這樣說:天下的文學之才總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獨占了八斗,我的才學占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才高八斗的由來,可見曹植的才華與名氣。從此以後,謝靈運的這句「才高八斗」就成了才學出眾的代名詞了。

成語出處

南朝·宋·無名氏釋常談·斗之才》:文章多,謂之八斗之才。 《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陳國凱代價》:「往往使人肅然起敬,覺得丘建中確實是~,學富五車。 唐浩明曾國藩》:左宗棠這人雖然才高八斗,器量卻不開闊。 [4] 古人的智慧,在於善於總結,能將許多寓含深義的故事(典故)歸納為簡潔明了的詞語,這就是成語。有故事的成語,就是古人的心靈雞湯,是應該傳承下去的。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人的學問高,文才好。的二兒媳,的妻子。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