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本「活字典」(余仕田)
作品欣賞
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本「活字典」
世俗間,大凡閱歷較為深厚,生活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人,被人們稱為「活字典」。仔細尋思下來,這的確很有些道理。我要以《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活字典」》這一命題,來寫這樣的一篇文章。於是,我便不由自主地開始最先想到了我的父親。
誠然,父親是一本「活字典」。他為人厚道,樂於助人,心態十分良好……在我家所居住的那個小山村方圓的上下三村,父親的口碑是非常好的。據說,十四歲那年,父親尚未讀完高小,便輟學回家了。成為了「大鍋飯」時代的食堂會計,後來,又當上了生產隊的會計。同時,還兼村衛生室的「赤腳醫生」多年。直到二O一三年,已經是接近七十歲的老人了,父親仍然還在擔任村委會村民小組組長,協助村委會辦理許多公益事務和相關業務。風華正茂的時候,父親因由是一個「文化人」的緣故,他有機會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鄉村醫生。這項工作幾乎是一份沒有報酬的公益性職業。一干他便幹了二十三年。平素間,我經常會聽到父親念叨:「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樣一句話,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巜增廣賢文》中的一句名言。身為一名村醫的父親,原則上,只能要求他,懂得和運用一些簡單的醫病用藥常識,不可能讓他掌握和擁有那高端的病理知識和醫學技術。然而,在那個缺醫少藥的時代,「單方能治大病」——成了父親比較拿手的絕活,「扎銀針」治療風濕和其他一些急性病症,父親卻能運用自如,做到救人於水火——父親真的成為了那個小山村的「救護神」。因為,在人們的記憶中,經他一手從閻王殿搶回了性命的便有好幾人。我不知道,那些曾經被父親急救過的人,如今是否還記得父親,可我終生難以忘懷——從感恩的角度來講,我想,那些被急救過的人,他們應當永遠記住父親的大恩大德,才合乎情理。
由於父親待人坦蕩真誠,他真的成了大家心目中最為貼心的人。誰家要是有個大物小事,都要邀請父親到場籌劃和指揮。那些雜五雜六的事情,可以說,經他一手操辦,都會被布局得十分妥貼。可是,父親總是被那一些「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繁鎖事務,一直給牽絆着和纏繞着——父親雖然也整日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對於家庭的關照和貢獻,相對而言,就存在着一些難以否認的差距和難以彌補的缺憾了。在我讀書求學急需用錢的那一陣子,我就曾經抱怨過父親——說他,藝多不養家……沒有必要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很多人,是做不到「知恩圖報」的,「人走茶涼」吧——一旦事情幫忙過去之後,便什麼都化為烏有了。有時有些人恩將仇報,到頭來還會像狗一樣反咬你一口……我抱怨的時候,父親總是默默不語。如今,回想起來,那時我對父親的認知,產生了如此之多的偏見。這常常讓我汗顏和深感自責……其實,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不管成就大小,只要能夠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人們都很需要和很敬重的人,可以說,就應該無怨無悔和已經足夠讓自己欣慰了。我又何必糾結於什麼「功德圓滿」而去對父親求全責備呢?
父親七十歲的時候,看上去依然身體健朗和神清氣爽——欣喜之餘,為了感激父親的厚德載福和表達我對他老人家的一點敬意。我以仿古風的形式,寫下了兩首小詩,以此慰勞父親。現摘錄在這裡——與各位讀者朋友,一起共勉吧——
〈一〉為父親七十壽誕而書
笑看人生七十年,
胸懷坦蕩體康健。
利慾取捨皆隨緣,
與世無爭自安然。
不奢金樽邀明月,
濁酒一杯祝壽延。
時人如何不心安?
只因欲求太貪婪。
(二)平凡人生
家父今年七十歲,
為人厚道不吃虧。
粗茶淡飯心常樂,
耳聰目明心不累。
栽花植景自逍遙,
知書達禮明是非。
田間地塊勤走動,
自食其力樣樣會。
談今講古記性好,
幽默笑話有智慧。
略通醫道濟鄉鄰,
救人水火常免費。
紅白二喜人尊敬,
家家有事他指揮。
四十八年夫妻情,
與母相伴無怨悔。
椿萱並茂近金婚,
村里流傳好口碑。
兒孫都是明白人,
共祝二老日月輝。
父親今年七十晉七了。讓我欣慰的是,他身體依然健健康康——他陪伴母親五十五年了,他們相依為命。現時他身體較硬朗一些——他不但關照着身體不是很好的母親,還幫助小弟家照管年幼的孩子呢……
父親是人們心目中的一本「活字典」。我不敢再去責難和抱怨父親了——他這一生,沒能為兒女們創下更多的家業和財富。但他的人品和精神,卻為我們弟兄姊妹樹立了典範,並且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從現在開始,我也將做一番努力,爭取能夠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本「活字典」。我的業餘爰好是——讀易寫詩做文章。閒暇之餘,寫點傳導正能量的小詩和文章。對我來說,這不算什麼難事。而且,我尚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了解和熟悉了各類法律文書的寫作格式和寫作要素,可以替人寫寫訴訟狀和答辯狀之類的東西。幫人伸張正義和維護法律的權威……另外,長期以來,我一直喜歡易經風水和八字命理方面的知識,並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憑心而論,地理命理方面的預測學知識,本身就是一門關於陰陽五行的科學。它絕對不是什麼所謂「牛鬼蛇神"的封建迷信。其實,人們不必大驚小怪——陰陽五行學說,是一切學科的根本和宗旨。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現時,國家所倡導的「人與自然的和諧」,與易經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是一脈相承的。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應當端正思想態度,像對待其它傳統文化那樣,坦誠而竭力地做好傳承和發揚其精華的相關工作。讓其能夠更好地服務廣大民眾。我之所以要去潛心學習,其目的就是學以致用——為我也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本「活字典」而努力踐行和奠定基礎……
情緒低落時,儘管我也時常獨自傷懷而苦吟:
「不感已過仍困惑,
喟嘆人生無收穫。
浮名累己添華發,
枉自忙活難開拓。
天涯茫茫誰知己?
仰望長空雁飛過。
難尋天梯問周易,
也讀劉基燒餅歌"。
但是,更多的時候,我還是比較積極向上和比較陽光的——我想把我的靈感和熱情,全部迸發出來,一如既往地「讀易寫詩做文章」。為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那一本「活字典」——像父親一樣,做一個人們很需要和很敬重的人…… [1]
作者簡介
余仕田,男,漢族,1968年2月2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