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戲贈張書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戲贈張書記》

作品名稱: 《戲贈張書記》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李商隱

《戲贈張書記》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1]

這首詩一、二句寫宦遊之人與思婦之間的兩地孤寂;三、四句寫景;五、六句設想男主人公對妻子的懷念;七、八句設想妻子思念丈夫時的細節;九、十句再度寫景,景語即情語,通過比興,深化了循環不已的離愁別緒。詩稱"戲贈",詞懇情切,將眼前景和心中情融為一體,於設身處地的體貼中表露了關心張審禮夫婦的心意。全詩詞清句麗,自然之中見靈動。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不詳。作者和自己的連襟居住在館舍中,沒有帶家眷,處境孤寂。月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野外的暮氣漸漸襲來,把遠處的山都要籠罩淹沒了。這時作者想到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七夕才能幽會一次,聯想到張書記思念妻子和張書記的妻子思念遠行的夫君,故作者寫下這首詩來戲增自己的連襟,以解相思之情。[2]問答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你獨自住在客館,孤枕一人並無情歡。我這裡寂寞空庭,早早地把門閉關。

波光閃閃,池面動盪,池水照不出月光團圜。夜色已濃,暮靄沉沉,遮掩了所有的青山。

迢迢銀河只有到七夕才讓牛郎織女團圓。你與夫人遠隔千山萬水,只有在夢中去復還。

夫妻為分居而悲傷,只有那危弦把苦情相傳。遠方的妻子對着明鏡,一定會嘆惜紅顏雕殘。

微風吹打着蒼蒼古木,古木的心情淒涼木然。那寂寞的原野,每日每夜都十分悠閒。

我知道你們夫妻分居,雙方的相思長恨綿綿。好像那周而復始無頭無尾的圓環。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五言六韻律詩。題作"戲贈",含有幽默風趣之意。張審禮出差行役在外地,遠離妻室,有相思之苦;詩人與他是連襟,故以詩來描繪誇張這種相思之情。實際上,也是詩人自己的感受。所以,詩不會被朋友誤解。

第一至四句寫張氏與自己都處於相思苦境。君住"別館",我住"空庭"。"別館"不是正式的使館,是地位不高者所居的客館。"空庭"是孤獨者所居的房子,並無妻兒家室,故日寂寞空庭。"孤枕"言其獨居,"閉關"言自己寂寞淒涼。第一句一下子把兩人的距離拉近:張審禮與李商隱均是孤獨寂寞苦於相思的人。第二句寫令人煩憂的環境。連連颳風,池光閃爍,動盪不定,明月高懸,卻沒有平靜的池水來接受月亮的影子。田野里,天黑了,濃濃的黑暗遮掩了山峰。這兩句,寫出了一種令人心煩意亂的、令人壓抑的景色,以此來渲染相思中人的苦苦的心情。詩人善於融情入景。

第五至八句寫嘆息別離的生活還將延續很長時間,就像牛郎織女,分居銀河兩邊,只有到七夕之夜才能相會,所以相思之夢,還會做下去。"秋方會"之"方","夢幾還"的"幾",都十分貼切。第四句從男女雙方分寫相思之苦。調得太高太緊的弦奏出的音樂為遠道分離而悲傷,而婦人對鏡嘆惜,紅顏在相思苦戀中逐漸消逝。

第九至十二句再次寫出這種離情別緒之長。詩人找到了兩種意象:風中挺立的蒼蒼古木,沉默着的荒蕪的原野。"古木"和"平蕪"的意象,給人一種永恆不斷的、沒有變化的意蘊。詩人的取此為象,用以象徵綿綿不斷的相思之情。李商隱善用這種象徵兼比興的手法。第六句誇張地描繪張書記的相思苦情,猶如連環,無頭無尾,永無止境。

作者描繪了張書記和他的妻子兩人的心情之後,又突然盪開一筆,寫秋日肅殺的景象。古樹搖晃很久,似乎留住了之前吹過的秋風,荒野一望無際,終日閒置,無限蕭索。體諒到張書記夫妻這樣悲傷離別而滿懷愁緒,那兩情纏繞之態,正好像解不開的玉連環一樣。作者"善戲謔兮,不為虐兮",寫得自然流暢,幾乎察覺不出用典的痕跡。揣摩張書記夫妻的心思,融秋日之景與離別的愁緒一體,語含"戲趣,又不流於狎昵,妙在不傷大雅,讀來渾然天成。

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3]

李商隱的啟蒙教育可能來自他的父親,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則是他回到故鄉後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這位堂叔父曾上過太學,但沒有做過官,終身隱居。據李商隱回憶,這位叔父在經學、小學、古文、書法方面均有造詣,而且對李商隱非常器重。受他的影響,李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大約在他16歲時,寫出了兩篇優秀的文章(《才論》、《聖論》,今不存),獲得一些士大夫的讚賞。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4]

李商隱早年的貧苦生活對他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實上,他也確實努力承擔起家族的責任。成年後,李商隱曾利用為母親守孝的時間,將寄葬在各地的親屬靈柩遷葬到滎陽。陳貽焮認為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還由於從小孤貧,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經歷使他養成憂鬱、敏感、清高的性格,這些特徵既大量地從他的詩文中流露出來,也表現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5]

視頻

專家講述李商隱寫詩緣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