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懊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懊藹[ ào ǎi ] 象聲詞。搖櫓聲。 搖櫓,讀音為yáo lǔ,是漢語詞語,釋義為「搖」字完全刻畫了對櫓使用的特點,例句有「我們在星空下,輕搖櫓,慢划槳,以至樂而忘返。」[1]

[]

例句

杏花渡幽幽,搖櫓聲悠悠,充滿着鮮活的生活氣息。——《搖櫓聲聲》

櫓詳細字義

〈名〉

(1) 為避免混淆,古人也將船用仿生魚尾寫作「艪」

(2) 同本義 [big shield]

櫓,大盾也。——《說文》

蒙之以甲以為櫓。——《左傳·襄公十年》

泰山為櫓。——《漢書·司馬相如傳

禮義以為干櫓。——《禮記·儒行

流血漂櫓。——漢·賈誼《過秦論

(3) 又如:櫓楯(大盾);櫓子(方言。手槍)

(4) 頂部沒有覆蓋的遠望樓 [watch tower]

修櫓。——《孫子·謀攻》

又令在高壘櫓上明里擊發炮石,暗則掘地穴欲悄然透入城內。——小說《玄門八脈》

(5) 又如:樓櫓(古時軍中用以偵察、防禦或攻城的高台);櫓巢(上古人類的居處。有柴謂櫓,在樹曰巢);櫓棹(櫓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

(6) 比槳長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yuloh]

在旁曰櫓。——《釋名》 案,此為轉義。櫓本義指船尾用的仿生魚尾。

(7) 又如:櫓人(船工);櫓聲(搖櫓聲)

(8)百越語言,「櫓」、「魯」、「艪」皆是船之古音。當代我國壯語依然稱呼船為「櫓」音。有學者認為,魯國就是一個尊崇船的國度,並以之為標榜國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