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感染性心內膜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感染性心內膜炎指因細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螺旋體等)直接感染而產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的炎症,有別於由於風濕熱、類風濕,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內膜炎。過去將本病稱為細菌性心內膜炎(bacterial endocarditis),由於不夠全面現已不沿用,感染性心內膜炎典型的臨床表現,有發熱、雜音,貧血、栓塞、皮膚病損,脾腫大和血培養陽性等。

基本信息

西醫學名:感染性心內膜炎

英文名稱:infective endocarditis,IE

所屬科室:內科

發病部位:心臟

主要症狀:發燒,出血,心衰表現

主要病因:細菌感染

傳染性:無傳染性

病因

臨床表現

1.全身感染SBE患者發熱是最常見的症狀

發熱時間不等,個別病例持續間歇發熱達10年之久。熱型不規則,多見馳張熱型,有時僅為低熱。患者就感覺疲憊,同時身體會出現不適,體重的明顯下降,面色萎靡,貧血等症狀,一般疾病的病程比較長期的,可能導致出現杵狀指,血尿和脾腫大,同時還能夠導致身體重要臟器出現膿腫。目前典型的感染性心內膜炎病例已減少。

2.心臟表現

絕大多數病人可聽到心臟雜音,或在原有心臟雜音基礎上出現新的雜音,或是原有心臟雜音性質改變。心臟雜音變化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特徵性表現。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也可能無心臟雜音。伴隨心臟雜音的出現,還有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甚至惡化,患者表現為頑固性心力衰竭(90%),多由主動脈瓣或二尖瓣嚴重關閉不全所致,也可能由於感染破壞心內結構,造成心腔內分流所引起。如主動脈感染延及鄰近心腔時,有些病例會出現心律失常,以傳導阻滯較為常見,往往提示感染延及傳導系統。

3.栓塞

患者體循環、肺循環均可發生栓塞,但以體循環栓塞多見。可發生於疾病的任何階段,甚至有些病例以栓塞起病。栓塞可導致多個器官損害,因受累的器官不同,臨床表現各異。腦栓塞:常發生於大腦中動脈,表現為偏癱和失語。腦出血:腦部血管因細菌性動脈瘤破裂,導致出血,以及血管出現栓塞和出血並存的狀態。腎栓塞:出現腰痛,、血尿等症狀。脾栓塞:可出現左上腹劇痛。冠狀動脈栓塞[1]: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腸繫膜動脈栓塞:表現為急性腹痛,有腸梗阻的表現。

4.免疫系統損害

免疫複合物形成,沉積於腎小球基底膜,可引起腎小球腎炎[2],患者表現血尿、蛋白尿及腎功能異常。另外,免疫複合物沉積於手掌或足底皮膚,可形成Osler結節或Janeway結節,應予足夠重視。

診斷

由於本病的臨床表現多樣,常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以發熱為主要表現而心臟體徵輕微者須與傷寒,結核,上呼吸道感染,腫瘤,膠元組織疾病等鑑別,在風濕性心臟病基礎上發生本病,經足量抗生素治療而熱不退,心力衰竭不見好轉,應懷疑合併風濕活動的可能,此時應注意檢查心包和心肌方面的改變,如心臟進行性增大伴奔馬律,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積液等,但此兩病也可同時存在,發熱,心臟雜音,栓塞表現有時亦須與心房粘液瘤相鑑別。

本病以神經或精神症狀為主要表現者,在老年人中應注意與腦動脈硬化所致腦血栓形成,腦溢血及精神改變相鑑別。


治療

(一)藥物治療

一般認為應選擇較大劑量的青黴素類、鏈黴素、頭孢菌素類等殺菌劑,它們能穿透血小板-纖維素的贅生物基質,殺滅細菌,達到根治瓣膜的 感染、減少復發的危險。抑菌劑和殺菌劑的聯合應用,有時亦獲得良好的療效。療效取決於致病菌對抗生素的敏感度,若血培養陽性,可根據藥敏選擇藥物。由於細 菌深埋在贅生物中為纖維蛋白和血栓等掩蓋,需用大劑量的抗生素,並維持血中有效殺菌濃度。有條件時可在試管內測定患者血清中抗生素的最小殺菌濃度,一般在 給藥後1小時抽取,然後按照殺菌劑的血清稀釋水平至少1∶8時測定的最小殺菌濃度給予抗生素。療程亦要足夠長,力求治癒,一般為4~6周。

對疑患本病的患者,在連續送血培養後,立即用靜脈給予青黴素G每日600萬~1200萬u,並與鏈黴素合用,每日1~2g肌注。若治療3天發熱不退, 應加大青黴素G劑量至2000萬u靜脈滴注,如療效良好,可維持6周。當應用較大劑量青黴素G時,應注意腦脊液中的濃度,過高時可發生神經毒性表現,如肌 陣攣、反射亢進、驚厥和昏迷。此時需注意與本病的神經系統表現相鑑別,以免誤診為本病的進一步發展而增加抗生素劑量,造成死亡。如療效欠佳宜改用其他抗生 素,如半合成青黴素。苯唑青黴素(oxacillin),阿莫西林(Aspoxicillin),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黴素,piperacillin) 等,每日6~12g,靜脈給予;頭孢噻吩(cephalothin)6~12g/d或萬古黴素(vacomycin),2~3g/d等。以後若血培養獲得 陽性,可根據細菌的藥敏適當調整抗生素的種類和劑量。為了提高治癒的百分率,一般主張靜脈或肌肉內間歇注射,後者引起局部疼痛,常使患者不能接受。因此亦 可將青黴素G鉀鹽日間作緩慢靜脈滴注(青黴素G鉀鹽每100萬u含鉀1.5mEq/L,當予以極大劑量時應警惕高鉀的發生),同時輔以夜間肌注。
 

草綠色鏈球菌引起者仍以青黴素G為首選,多數患者單獨應用青黴素已足夠。對青黴素敏感性差者宜加用氨基醣甙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 (gentamycin)12萬~24萬u/d;妥布黴素(tobramycin)3~5mg(kg?d)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1g/d。青黴素 是屬細胞壁抑制劑類,和氨基醣甙類藥物合用,可增進後者進入細胞內起作用。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可用紅黴素、萬古黴素或第一代的頭孢菌素。但要注意的是有青 黴素嚴重過敏者,如過敏性休克,忌用頭孢菌素類,因其與青黴素可出現交叉過敏反應。

腸球菌性心內膜炎對青黴素G的敏感性較差,需用200萬~4000萬u/d。因而宜首選氨苄青黴素(ampicillin)6~12g/d或萬古黴素 和氨基醣甙類抗生素聯合應用,療程6周。頭孢菌素對腸球菌作用差,不能替代其中的青黴素。近來一些產β-內酰胺酶對氨基醣苷類藥物耐藥的菌株也有所報道, 也出現了對萬古黴素耐藥的菌株。可選用奎諾酮類的環丙沙星(環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舒巴克坦-氨苄西林(優立 新,Sulbactam-Ampicillin)和泰寧(Imipenem)等藥物。

金黃色葡萄球菌性心內膜炎,若非耐青黴素的菌株,仍選用青黴素G治療,1000萬~2000萬u/d和慶大黴素聯合應用。耐藥菌株可選用第一代頭孢菌 素類,萬古黴素,利福平(Riforpin)和各種耐青黴素酶的青黴素,如苯唑西林(oxacillin)等。治療過程中應仔細地檢查是否有必須處理的轉 移病灶或膿腫,避免細菌從這些病灶再度引起心臟病變處的種植。表皮葡萄球菌侵襲力低,但對青黴素G效果欠佳,宜萬古黴素、慶大黴素、利福平聯合應用。

革蘭陰性桿菌引起的心內膜炎病死率較高,但作為本病的病原菌較少見。一般以β-內酰胺類和氨基醣苷類藥物聯合應用。可根據藥敏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如 頭孢哌酮(cefoperazone先鋒必)4~8g/d;頭孢噻肟(cefotaxime)6~12g/d;頭孢曲松(ceftriaxone,菌必 治)2~4g/d。也可用氨苄青黴素和氨基醣甙類聯合應用。

綠膿桿菌引起者可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其中以頭孢他啶(ceftazidine)最優,6g/d。也可選用哌拉西林(piperacillin)和氨 基糖類合用或多糖菌素B(polymyxin B)100mg/d,多糖菌素E150mg/d。

沙雷菌屬可用氧哌嗪青黴素或氨苄青黴素加上氨基醣甙類藥物。厭氧菌感染可用0.5%甲硝唑(metronidazole,滅滴靈)1.5~2g/d, 分3次靜脈滴注,或頭孢西丁(cefoxitin)4~8g/d。也可選用先鋒必(對厭氧菌屬中的弱擬桿菌無效)。

真菌性心內膜炎死亡率高達80%~100%,藥物治癒極為罕見,應在抗真菌治療期間早期手術切除受累的瓣膜組織,尤其是真菌性的PVE,且術後繼續抗 真菌治療才有可能提供治癒的機會。藥物治療仍以二性黴素B(amphotericin B)為優,0.1mg/kg/d開始,逐步增加至1mg/(kg?d),總劑量1.5~3g。二性黴素B的毒性較大,可引起發熱、頭痛、顯著胃腸道反應、 局部的血栓性靜脈炎和腎功能損害,並可引起神經系統和精神方面的改變。

5-氟胞嘧啶(5-FC,flurocytosine)是一種毒性較低的抗真菌藥物,單獨使用僅有抑菌作用,且易產生耐藥性。和二性黴素B合併應 用,可增強殺真菌作用,減少二性黴素B的用量及減輕5-FC的耐藥性。後者用量為150mg/(kg?d)靜脈滴注。

立克次體心內膜炎可選用四環素2g/d靜脈給藥治療6周。

對臨床高度懷疑本病,而血培養反覆陰性者,可憑經驗按腸球菌及金葡菌感染,選用大劑量青黴素和氨基醣甙類藥物治療2周,同時作血培養和血清學檢查,除 外真菌、支原體、立克次體引起的感染。若無效,改用其它殺菌劑藥物,如萬古黴素和頭孢菌素。

感染心內膜炎復發時,應再治療,且療程宜適當延長。

(二)手術治療 

近年來手術治療的開展,使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死率有所降低,尤其在伴有明顯心衰者,死亡率降低得更為明顯。

自然瓣心內膜炎的手術治療主要是難治性心力衰竭;其它有藥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尤其是真菌性和抗生素耐藥的革蘭陰性桿菌心內膜炎;多發性栓塞;化膿性並 發症如化膿性心包炎、瓦氏竇菌性動脈瘤(或破裂)、心室間膈穿孔、心肌膿腫等。當出現完全性或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時,可給予臨時人工心臟起搏,必需時作永久 性心臟起搏治療。

人造瓣膜心內膜炎病死率較自然瓣心內膜炎為高。單用抗生素治療的PVE死亡率為60%,採用抗生素和人造瓣再手術方法可使死亡率降至40%左右。因此 一旦懷疑PVE宜數小時內至少抽取3次血培養後即使用至少兩種抗生素治療。早期PVE致病菌大多侵襲力強,一般主張早期手術。後期PVE大多為鏈球菌引 起,宜內科治療為主。真菌性PVE內科藥物治療僅作為外科緊急再換瓣術的輔助手術,應早期作再換瓣術。耐藥的革蘭陰性桿菌PVE亦宜早期手術治療。其他如 瓣膜功能失調所致中、重度心衰,瓣膜破壞嚴重的瓣周漏或生物瓣膜的撕裂及瓣膜狹窄,和新的傳導阻滯出現。頑固性感染,反覆周圍栓塞,都應考慮更換感染的人 造瓣。

絕大多數右側心臟心內膜炎的藥物治療可收到良效,同時由於右心室對三尖瓣和肺動脈瓣的功能不全有較好的耐受性,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對內科治療無效, 進行性心力衰竭和伴有綠膿桿菌和真菌感染者常須外科手術,將三尖瓣切除或置換。

為了降低感染活動期間手術後的殘餘感染率,術後應持續使用維生素4~6周。

感染性心內膜炎中醫治療

1、熱毒熾盛、血瘀阻脈

【證候】高熱汗出,心悸胸悶,氣喘氣急,口乾口渴,皮膚瘀斑,煩躁不安,其則神昏譫語,苔黃燥,舌質紅,脈數或細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方藥】清營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藥用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生地、玄參、麥冬、金銀花、連翹,黃連、黃芩、公英、丹參、紫花地丁、丹皮、赤芍

2、氣陰兩虛、熱毒內結

【證候】發熱汗出,胸悶氣急,心悸心痛,咳嗽無力,神疲倦怠,皮膚瘀斑、斑點,苔薄白或黃燥,舌紅,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陰,清熱解毒

【方藥】生脈散合濟生解毒湯加減。藥用人參、五味子、麥冬、金銀花、連翹、當歸、赤芍、玄參,蒲公英、紫花地丁、紅花、黃芩

3、陰虛火旺

【證候】午後或夜間發熱,或手足心熱,兩顴發紅,口燥咽干,心煩心悸,尿少色黃,舌質紅而干,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

【方藥】清骨散加減。藥用銀柴胡、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生甘草

4、氣陰兩虛、血脈瘀滯

【證候】倦怠乏力,動則氣短,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自汗或盜汗,五心煩熱,或有身痛,便秘或食少便溏,或皮色暗紅,或紫紅或肌膚甲錯,或肢體偏癱,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祛瘀

【方藥】六味地黃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藥用黃芪、熟地黃、赤芍、丹皮、川芎、桃仁、紅花、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當歸、地龍

視頻


感染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症狀——發熱


如何在早期發現感染性心內膜炎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