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登泰山(馮金林)
作品欣賞
感悟登泰山
從青少年起,泰山就像長城一樣,在我心中占據重要的分量。登泰山,成為我多年的夢想。今年春末夏初的一次山東之行,終於有機會圓了我的泰山夢。
目標與動力
我把準備登泰山的想法告訴給幾個朋友,他們都說「吃不消的」,意思是我這個年紀難以登上去。一個剛從泰山回來的老同學還特地來告訴我他是坐纜車上下的,山上的天氣變化也很大,不要弄傷了身體。
他們的友善提醒並沒有動搖我的決心,掂量掂量自己的身體,自我感覺還行,於是心中定下一個目標:泰山,心中的聖地,我一定要用腳步去丈量、去感悟。
目標一定,就有動力。於是打好旅行包,挎上相機,開始了征途。不過最終還是聽了在山東工作,比我年輕的王總的建議:上山時坐半程車,爬一趟山。
早早抵達了天外天「天圓地方」廣場,坐上大巴,沿着山路盤旋而上至中天門。祖國建設飛速發展,幫我省去了一程山路之苦。過了中天門便開始了攀登,心情激奮,走起來也帶勁。
從中天門向前不遠過了對松山,就有一處開山修路的遺蹟,也叫「開山」,山路邊有一塊小小的告示牌,這就是十八盤的起點。十八盤是泰山主要標誌之一,被稱為最艱險的地段。本以為十八盤是一段盤旋十八次的崎嶇山路,不料想是幾乎筆直的陡峭階梯。從下往上看,十八盤如銀河下泄,似天梯懸掛在青山之間。十八盤又分為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從開山至龍門坊為慢十八,393級;從龍門坊到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十八盤,767級;從升仙坊到南天門為緊十八盤,473級。三個十八盤不足一公里,垂直高度卻有四百多米。緊十八盤最為艱難,垂直角度約有六、七十度,攀登至此的遊人無不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我也早已大汗淋漓。
終於踏上南天門,只覺得身在空中,居高臨下,胸襟一下子變得寬闊博大。南天門是泰山的驕傲,閣樓式的拱形門洞,紅牆黃瓦,氣勢恢宏。拱門兩側有楹聯曰:「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峰奇觀」。穿過南天門,便是未了軒寺院,出小院轉身便到了天街牌坊。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在高曠的天街沐浴陽光,遊覽各店鋪的紀念品,真是另一種感受,只是時間匆促,未及細細品味。轉過月觀亭向前在通往西神門台階左側的山坡有一座孔廟,攀上去瞻仰一番,廟裡有些冷清。轉身從林間斜插到西神門,進去便是碧霞祠,這裡供奉的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整座建築巍峨肅穆,氣勢恢宏,金碧輝煌,進香跪拜的信男善女絡繹不絕。碧霞元君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尊稱為「泰山奶奶」、「泰山老母」,這種信仰與喜愛,大概是歷史積澱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處的母愛。出東神門,在碧霞祠東北有一座山峰絕壁石刻,這就是泰山有名的大觀峰,上面刻有唐玄宗御製的《記泰山銘》,西側是清代康熙皇帝御筆「雲峰」,還有乾隆帝的詩刻等筆跡布滿山壁,儼然是歷代的書法大展。
大觀峰往上的青帝廟、玉皇寺、瞻魯台、觀日峰在眼前徐徐展開,雲海在我腳下流淌,讓我忘記了疲勞。站在高高的玉皇頂,當我摸着「泰山極頂」、「五嶽獨尊」的石刻拍照留念時,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油然而生。注目遠眺,重山疊繞,怪石奇峰,連綿起伏,近觀石岩裸露,松柏挺拔,花草起舞,那般景致,如此鮮活,讓我心曠神怡。
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十多年前我做過了「好漢」,而今又如孔聖人般地「小」了一回天下,豈不值得自豪?泰山是中國文化的標誌,「穩如泰山」、「泰山北斗」、「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登泰山而小天下」……國人把泰山作為一種至高無上的象徵。有人說:人這一輩子,總有一座山等你去攀登,也有人說:人的一生可以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什麼是真正的信仰?我覺得最簡單的信仰是骨子裡那份執着和追求。在人生路上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一步一步去實現,小目標的日積月累就能成就大夢想。心中有目標,腳下有動力。這是我登泰山的感悟之一。
挑戰與毅力
中央電視台近年每周日晚有個大型勵志節目《挑戰不可能》,很是精彩。華人神探李昌鈺、央視金牌製作人董卿、才子主持撒貝寧及每期的受邀評委,一起見證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瞬間,震撼人心。我雖不是每期必看,但看過幾期感受頗深。一個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個懷揣夢想的人,挑戰着人類的極限;看似不可能的事,在他們面前變為現實。天下沒有不付出的成功,台上幾分鐘的挑戰背後都是一個個的「十年功」,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有所收穫。
我從小生活在江海平原,難得見到大山,更不要說是爬泰山這樣的高山了。登泰山對於我來說既是一條登天之路,更是一條考驗體力、磨練意志之路;既是一種對身體的挑戰,也是一種自我人生的實現。在享受美景的同時我也湧起一股成就感,而這其中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數攀登十八盤了。十八盤,我早就不止歇了十八次了,兩條腿像是灌了鉛般地沉重,但兩旁山岩上「努力攀登」、「天地交泰」、「知止觀止」、「泰山壓頂不彎腰」等石刻名句,不斷激勵我攀登,不達目的不罷休。看看那些負荷百斤的挑山工,那些比我年大的登山老人,再想想當年那些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能激勵我向上。居里夫人曾經說過:「一個人沒有毅力,將一事無成。」頑強的毅力來源于堅持不懈的努力,毅力就是成功的基石。
遙望南天門,漫漫登山路,非堅毅而不可達也。然而正是一種堅強的毅力,終於使自己成功攀上去,所以那句「你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讓我再次明白:挑戰極限,就是挑戰生命,挑戰人生。人生就如同登山,只有激發出最大潛力,不斷拼搏奮鬥,才能欣賞到更多佳景,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人生路上靠的不只是志,還有力。這或許是我的感悟之二。
上山與下山
登上山頂,其成功的喜悅不言而喻,然而體力也已經消耗殆盡,稍作休息,填飽肚子,補充水分,我便開始下山,算算時間比較充裕,我便決定用自己的雙腳走完下山的每一步。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山時人的體力比較充足,下山則已精疲力竭;上山登頂的目標會激勵你,而下山時少了動力精神變得懈怠;上山時人體重心向前易於攀行,而下山側需後仰才能保持平衡。所以,下山也艱難。藉助一根拐杖,專注走好腳下每一步。登山拐杖或許是不可缺少的夥伴,如果沒有那根登山杖我還真不知道是否能順利回到山腳。說到那根拐杖,我得感謝那位素不相識的美女。這是頭一天晚上我走出泰安車站廣場,向一對情侶打問去泰山的情況,那位美女說:「我們是剛從泰山下來的,您明天要上山這根登山杖就送你吧,肯定會派上用處。」我笑着說:「真這麼嚴重?」美女笑笑:「明天你就知道了。」還沒來得及詢問姓名和留下聯繫方式,她便與男伴一起消失在了人群中。後來真應了這位美女的話,而且山道上很多人拄着拐杖,看來藉助外力也很重要。
回程的路線已熟悉許多,從南天門走過十八盤、望人松、五大夫松、雲步橋,到了中天門,在中天門歇息一陣,再沿着山路走過回馬嶺、壺天閣、四槐樹、元君廟、斗母宮、三觀廟、風月無邊石刻、革命烈士紀念碑、萬仙樓等景點,來到紅門宮、孔子登臨處、一天門、岱宗坊。10.1公里的泰山路,泱泱七千多級的台階,我一步一步走過。
泰山沿途每處景觀都有它的故事或特點,我雖是匆匆一覽,但拍下的一張張照片成了我回味的依據。泰山被視為「仙山佛國」,一路見得頗多宮觀寺廟,此次登泰山,我本着敬而不拜之念,無欲無求,只為感悟登山,於是一一走過。倒是泰山幾個雄關漫道處用鮮紅的飄帶與金鎖鏈在一起讓我思緒騰起,一把把金亮的銅鎖,鎖着每個祈禱人的幸福與期盼。中國人自古有祈福鎖願的心理,我覺得這更是一種生活的儀式,其實儀式感也是一種精神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種精神。
從山頂下到山腳,我用四個多小時走完全程,小腿有些酸痛,但也未曾像有人描述的那樣膝蓋活動受限。走過這段曲折、險峻的山路,愉悅的心情無法形容。此時我戰勝的不僅僅是一座泰山,更是我自己。
下泰山後我又順着大道向前來到了岱廟,這裡是歷代皇帝舉行禪封大典和祭祀天神的地方。高聳的城牆樹立起這座古廟的威嚴,天貺殿被譽為中國三大宮殿式建築之一,氣勢直逼故宮。整座大殿雕樑畫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
走出岱廟,正當夕陽映紅滿天。仰望蒼穹,感慨多多。人生走過花甲,亦步入老年,過去的歲月里是歡喜,是遺憾,還是美好的記憶?或許還有一聲嘆息和一份無奈,但在這生命之秋,為自己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將不至於夕陽西下時空嘆蹉跎。我做了一次有意義的旅行。
前行道路不管是上還是下,是順境還是逆境,只要懷揣一個平常心,就會處處皆勝境。這是我的感悟之三。
登泰山,難忘的不只是沿途美麗、壯觀的景色,更有刻骨銘心的艱辛歷程。常言道:精彩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登泰山的感覺無論是快樂還是辛苦,只有在登上玉皇頂時才會覺得成功來之不易,只有再勝利回到山腳才能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艱難坎坷是一種歷練。
玉皇廟裡的那塊極頂石寫着:「泰山極頂1545米」,泰山在祖國山河中不算至高巔峰,卻被尊為五嶽之首、天下名山,自有其不可比擬的悠久魅力。
記錄此次登山感悟,只作為紀念,為自己,也為泰山。[1]
作者簡介
馮金林,當過中學教師,做過廣告策劃。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