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黑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意味着黑暗》是智利當代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的詩作,他在拉美文學史上是繼現代主義之後崛起的偉大詩人。[1]
作品原文
莫非考慮什麼希望,什麼純粹的先兆,
在心裡埋葬什麼最後的親吻
順從那無依無靠和聰明才智的起因
輕柔而安全地飄在永遠動盪的水上?
夢中一位新天使充滿活力的快速翅膀
怎麼就落在我為了永久安睡的肩膀上?
莫非為了穿過布滿死亡群星的道路
就成為數日數月數年前的勉強飛行?
或許是多疑而焦躁的人類的天生脆弱
突然要在時間裡尋求不變,尋求地上的界線;
或許是無情積累的疲勞和歲歲月月
仿佛新生海洋的浪潮四面八方伸延
撲向那無人居住,痛苦的土地和海岸。
啊,讓現在的我生存並慢慢停止生存,
讓我的服從接受那鋼鐵般的苛刻條件
讓出生與死亡的巨大震動不要波及
我想紿自己永遠保留的牢牢位置。
那麼無論我如何,無論在什麼時間和地點
我都要做一個堅定,自信和真誠的見證者
小心謹慎地超越自我,不斷地保護自我
態度顯明地履行自己本來應盡的職責。 [2]
作者簡介
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
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聶魯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1928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出發來中國,給宋慶齡頒發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的「聶」字是由三隻耳朵(繁體「聶」)組成,於是說:「我有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的聲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