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情動理論與性別批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情動理論與性別批評》,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ISBN:9787552038262。

書籍是歷史是故事是文字文章是文化文藝的載體[1],是思想道路上的明燈,是人生前行的望遠鏡[2],是了解過去、認識社會、讀懂生活、學習技能、打開世界、通向未來、幫助你我男女成人成才成長成熟的需要。

內容簡介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情動理論引領國際前沿理論界的風潮,於今不衰。情動這一源自斯賓諾莎哲學的概念,經由德勒茲和塞奇維克的重新激活,對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諸多論域產生輻射性的影響。

本書着眼於性別研究的視野,從理論源流的爬梳、後人類中具身性的生命倫理、流行文化中的親密與歸屬問題等面向對情動理論展開探索。在當代文化政治語境中,女性主義情動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它甚至構成我們思考世界和自身的一種方式。

作者介紹

劉芊玥,蘇州大學文學院講師,復旦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博士,江蘇省「雙創人才」,主持國家社科青年項目「當代情動理論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研究興趣為西方文論與當代文化批評、性別研究、藝術人類學、戲劇批評。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情動」理論的源流

第一節 從理性到情動:情動理論的哲學傳統

一、斯賓諾莎的先驅意義:情動的起源和性質

二、德勒茲的遺產:情動與觀念的生成

第二節 什麼是「情動轉向」

一、情動理論的分水嶺及其路徑

二、「情動轉向」的源頭及其趨勢

第三節 情動、情緒、感覺的區分

一、情動、情緒、感覺概念的界定

二、情動的影響

第二章 「情動」的自治與後人類中的情動

第一節 馬蘇米與《情動的自治》

一、情動的自治:強度即本質、虛擬、物質化

二、當情動作為一種政治資源

第二節 從情動理論到情動批評

一、當藝術遭遇「情動」

二、話語星叢中的情動批評

第三節 後人類中的情動

一、何為「情動」?

二、後人類敘事中的「情動」主體

三、後人類情動何以可能

第三章 女性主義情動理論的興起及其先驅

第一節 塞奇維克情動理論的心理學淵源

一、湯姆金斯的情動類型

二、從湯姆金斯到塞奇維克:情動理論進入文學批評

三、作為自傳體的學術敘事

第二節 同性社會:「同性社會性慾望」和「密櫃認識論」

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同性社會性慾望

二、「出櫃」與「恐同」:公開的秘密

三、青少年同性戀者:偽裝與壓迫的共謀

第三節 從「酷兒操演」到情動理論的轉型

一、「酷兒操演」對「酷兒理論」的叛逆性推進

二、「羞恥」作為一種情感驅力的發生

第四節 從「懷疑論閱讀」到「修復性閱讀」

第四章 貝蘭特與「國民情感三部曲」

第一節 誰是勞倫·貝蘭特?

第二節 民族幻想的拆解與重構:《紅字》中的身體和國家

一、「反記憶」:日常生活和民族幻想的生產

二、民族象徵:公民身份的反思

第三節「親密的公共領域」的雙重變奏

一、經典公共領域的衰落

二、「親密的公眾」與女性文化的政治潛能

三、「親密的公共領域」與新保守主義的修辭術

四、「殘酷的樂觀」:意識形態的情動範式

五、對文化研究的反思

第五章 情動理論與流行文化批評

第一節 論格羅斯伯格的流行文化批評

一、格羅斯伯格流行文化研究的思想淵源

二、從文化研究到情動政治

三、格羅斯伯格情動研究的基本概念

四、「感受力」作為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

第二節 作為實驗性文化文本的耽美小說與女性情動空間

一、何為耽美小說?

二、耽美文本在異性戀標準下的自我規訓與情感邏輯

三、耽美小說的情動與閱讀空間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情感教學與文學理論教育的未來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