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田漢語詞彙,拼音是bēi tián,佛教語,三福田之一。[1]
隋灌頂《智者大師別傳》:「所獲檀嚫各六十種,一時回施悲、敬兩田,使福德增多。」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三:「釋氏《法論》: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貧窮曰悲田。」
佛教語。三福田之一。謂以悲憫之心施惠於貧窮的人,則得無量之福,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