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悠悠終南山,漫漫秦楚道(鄭凡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悠悠終南山,漫漫秦楚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悠悠終南山,漫漫秦楚道》中國當代作家鄭凡濤的散文。

作品欣賞

悠悠終南山,漫漫秦楚道

冒着毛茸茸的細雨,迎着輕柔柔的微風,我們一行人走進秦嶺深處,踏上了鋪滿石板的秦楚古道。

山里空氣清新,路兩邊草木蔥蔥。靠近山坡的一邊,往上看,淨是綠油油的灌木,中間夾雜着不知名的黃花兒、白花兒、紫花兒。花朵都不大,在微風細雨中,顯得那麼惹眼鮮澤。臨近山谷的一邊,向下望去,深不可測。蔥蔥鬱郁中升起一團團淡淡的薄霧。薄霧裡又不時傳出咕咕的鳥鳴。

漫步在這斑駁的山道,呼吸着這清新的空氣,看着這美麗的花兒,聽着這悅耳的鳥鳴,讓人身輕體爽,勞作一周的疲憊頓時化作這一陣陣微微的山風,飄走了。

走了大概二百多米,左前方緊挨着山崖處有一間古香古色的茅草屋。門前立着一棵大約四五米高、碗口粗的枯樹。枯樹右邊臨着山道的粗大枝幹上掛着一串正菱形的木製牌子。上面是四個蒼勁有力的楷書大字:秦楚古道。

原生態的旗杆和古樸的茅草屋相映得當,一下子把人帶到了遙遠的古代。眼前似乎浮現出一群群騎馬拉車的商旅,艱難地行走在這漫漫的石板路上。

秦楚古道也叫商於古道,兩千多年前是秦國通往楚國的一條通道,可以說是連接秦山楚水的一條「高速公路」。曾經為發展中華文明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秦楚古道始於秦都咸陽,終於楚都荊州,長約七百公里。它在當時是南北物資交流的生命線。我們今天走的這一段是秦楚古道途徑終南山的一段。

據記載秦楚古道沿途當時修建了很多關隘、驛站、商鋪、旅店等配套設施,可現在大多數已經蹤跡難尋了。兩千多年來,秦楚古道經歷了無數次的風風雨雨,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和傳說,演繹了驚心動魄的歷史風雲。它讓無數文人騷客感慨萬分,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流傳至今。

如今,它像一個高山隱士,靜靜地深藏秦嶺深處,無聲地訴說着這終南山間古道,千年的繁華和失落。

走了二十多分鐘,到達第一個景點:「觀雲台」。這時雨停了。

站在觀雲台上,極目遠望。只見秦嶺層巒疊嶂,鬱鬱蔥蔥,雲霧繚繞。隨着一陣陣山風,那白色的雲霧如同流水一般在空中,在峰間,歡快地穿行。一群白色的鳥兒,在空中排成一字陣形,展翅飛翔,發出清脆的鳴叫。這哪裡是什麼秦嶺深山呀?這分明就是天上的仙境!

我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美輪美奐的迷人景色。我們興奮地談論着,駐足觀望,久久不願離去。

沿着曲折的古道又行進了大約十分鐘,迎面一塊巨大的石頭橫臥在路邊。上面刻有五個巨大的紅色隸體字:「太白醒酒石」。

傳說當年李白醉酒,走到這裡,實在走不動了,就順勢睡在這塊大石上。讓涼爽的山風吹去酒意後,才繼續前行的。

過了太白醒酒石不遠就到了古長柞的界碑處。這裡是古代長安和柞水兩縣的交界處。只見滿山的綠樹透着清新,樹下的青草蔥蔥榮榮。這滿眼的綠,讓人全身毛孔都徹底舒展開來了。

再往上,路,難走起來了。雨,又細細地下了起來。

走到杜鵑群林處時,大家都感到有點累了。就像李太白當年一樣,一個個都順勢坐在了路邊樹下的大小石塊上了。不由得感嘆起古人行路的艱難來了。

此時杜鵑花早已凋零了,我們就休息過後繼續前行了。

快到山頂時,路邊沒了山崖,也沒了深谷,全是密密麻麻一望無邊的一人多高的箭竹,仿佛置身於竹海當中。這可是我從來沒有看見過的奇特景象!難道,這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生活在這秦嶺山上的原因嗎?

這時,雨停了,太陽也出來了。所有人一下子都興奮地起來了。這路兩邊鬱鬱蔥蔥的箭竹,主幹大都像大拇指粗細。葉子翠綠里透着光澤,竹葉上的雨珠,在太陽光下閃着亮光。微風一吹,就像一顆顆珍珠,抖落掉了。

竹海走到盡頭,眼前呈現出一片廣闊的綠油油的高山草甸。恍然間,置身於塞北遼闊的草原了。

一棵個兒不高,樹冠卻很大的茂盛大樹,孤零零地站在草甸中間,像是一個草原上的放牧者。那草甸中間星羅棋布的發白的大小石頭,仿佛就是它放養的綿羊。

遠處的青山,雲霧繚繞,在金色的陽光下飛快地流動。藍天像是剛剛洗過了一樣乾淨。原來白雲離它還有這麼一大截子距離!

女人和孩子們,在草甸上盡情地奔跑打鬧。男人們卻在一邊除了拍照錄像,就是仰望着這終南山頂出神。好像自己就是那棵大樹一樣故作深沉。

沿着草甸中間蜿蜒的小路,一直向上,來到了終南山頂。一塊巨大的石頭橫臥在山頂。上面刻着三個紅色的楷書大字:「終南山」。站在這裡,沐浴着呼呼山風,環顧四周,雲霧瀰漫,萬山連綿不斷,卻皆在腳下!這才真真是個兒:山高人為峰,海闊心無界!

遙想當年王維在這裡臨風而立,仰天長吟:「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時的心情,恐怕就是這個樣子了!

這裡是終南山的主峰,海拔2604米。往北下山過樓觀台,就是八百里關中道,直達古都長安,我的身後就是秀美的陝南山水。這一北一南,一陰一陽,一剛一柔,就以此為界了。

往東看去,竟是一片石林。那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引得好奇的我們趕緊走了過去。

到了跟前一看,才發現一塊大石上刻着:「第四紀冰川遺址」一行紅色的大字。這下子,我們更加興奮了。歡呼着奔向着這地球遠古時代留下的遺產了。

這些石頭由於大自然的造化形成天然的各種形象。如塔,如柱,如屋,如人,如獸......讓我們怎麼都看不夠。每一塊石頭都要用手摸摸,和它合一下影。

這山,這石,這雲,這霧,美了天,美了地,更美了我們的心!

我把耳朵緊貼着石壁,仔細地傾聽那山風穿過石縫的各種聲音。似笛聲,似馬鳴,似呼喊,似歌唱......啊!這是千年古道留下的聲音嗎?這是地球幾百萬年前裂變時留下的聲音嗎?

金色的太陽把光輝灑滿了山頂,呼呼的山風奏響了天上人間的樂章,白色的雲霧瀰漫了蒼翠的山巒。我摯愛的大秦嶺呀,你這中華民族的龍脊,給了我多少自豪,給了我多少光榮?

面對着這地球滄海桑田的遺物,那地老天荒的傳說便浮現在我的腦海。我也像個詩人一樣,臨風而立,放聲長吟:悠悠終南山,漫漫秦楚道。往事越千年,天地換新顏! [1]

作者簡介

鄭凡濤,陝西咸陽人,西安某國企從事管理工作。作品發表於《當代兵團》雜誌和《文學陝軍》《冬歌文苑》《短文學》等文學網絡平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