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悉尼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悉尼港,又稱傑克遜港,東臨太平洋,西面20公里為巴拉瑪特河(Parramatta River),南北兩面是悉尼最繁華的中心地帶[1]。因此,有人稱悉尼港是城中港。無疑,欣賞悉尼的最佳視點之一是游弋於悉尼港的碧水中向兩岸眺望。悉尼港的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是渡船和遊船的離岸中心地,人們可以選擇各種檔次和航程的渡船、遊船,來欣賞悉尼這一世界最大自然海港的美麗景色。當然這裡也成為最繁華的遊客集散中心點。

悉尼港是澳大利亞進口物資的主要集散地。港灣總面積為55平方公里,口小灣大,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良港。1953年建成的橫跨港口上空的悉尼海港大橋長達1149米,其單孔跨度503米,橋面高出海平面59米,如長虹凌空,氣勢壯觀,是南半球第一大拱橋。它將市區南北兩部聯成一體。橫臥港底的海底遂道長2.3公里,1992年建成後使港灣兩岸的運輸能力提高了50%。

渡船、遊艇、汽艇、遠洋班輪和划艇,所有這些都爭相來到悉尼海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港口,令它時刻生氣勃勃。包租一艘遊艇停泊到海灣中,或是從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或達令港(Darling Harbour)出發乘船航游,無論何種選擇,都能使人心情舒暢。

悉尼港是第一艦隊殖民者最終選擇下錨的海面。港內有些地方迴蕩着原住民歷史,而另一些地方由囚犯修建的建築和古老的堡壘則反映着歐洲殖民者的往昔。悉尼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占地30多公頃,位於悉尼景色最為壯觀的地點之一,直接面臨港口。

中文名:悉尼港

外文名:Sydney Harbour

別 名:傑克遜港,雪梨港

港口縮寫:SYD

港口代碼:CASYD

地 點:澳大利亞悉尼

總面積:5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悉尼港,又稱傑克遜港,東臨太平洋,西面20公里為巴拉瑪特河,南北兩面是悉尼最繁華的中心地帶。因此,有人稱悉尼港是城中港。無疑,欣賞悉尼的最佳視點之一是游弋於悉尼港的碧水中向兩岸眺望。悉尼港的環形碼頭是渡船和遊船的離岸中心地,人們可以選擇各種檔次和航程的渡船、遊船,來欣賞悉尼這一世界最大自然海港的美麗景色。當然這裡也成為最繁華的遊客集散中心點。

悉尼港是澳大利亞進口物資的主要集散地。港灣總面積為55平方公里,口小灣大,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良港。1933年建成的橫跨港口上空的悉尼海港大橋長達1149米,其單孔跨度503米,橋面高出海平面59米,如長虹凌空,氣勢壯觀,是南半球第一大拱橋。它將市區南北兩部聯成一體。橫臥港底的海底遂道長2.3公里,1992年建成後使港灣兩岸的運輸能力提高了50%。

渡船、遊艇、汽艇、遠洋班輪和划艇,所有這些都爭相來到悉尼海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港口,令它時刻生氣勃勃。包租一艘遊艇停泊到海灣中,或是從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或達令港(Darling Harbour)出發乘船航游,無論何種選擇,都能使人心情舒暢。悉尼海港中的小島——丹尼森堡(FortDenison)及鯊魚島(Shark Island)、克拉克島(Clark Island)、羅德島(Rodd Island)和山羊島(Goat Island),都有着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有些地方迴蕩着原住民歷史,而另一些地方由囚犯修建的建築和古老的堡壘則反映着歐洲殖民者的往昔。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占地30多公頃,位於悉尼景色最為壯觀的地點之一,直接面臨港口。

歷史淵源

悉尼港周圍的土地在歐洲人到達前被伊奧拉部落占領。

1770年,詹姆斯·庫克以喬治·傑克遜爵士(英國海軍部首席專員之一,艦隊的辯護律師)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海灣,這是歐洲人首次發現悉尼港。他的航海日誌上寫道:「中午我們在……大約2或離陸地3英里,靠近海灣或港口。那裡似乎有一個安全的錨地,我稱之為傑克遜港。」

十八年後,1788年1月21日,亞瑟·菲利普抵達植物學灣後,乘小艇去檢查庫克的傑克遜港,在那裡他建立了澳大利亞的第一個殖民地,後來成為悉尼市。菲利普總督在從殖民地返回英國後的第一次報告中指出:

「……我們很滿意能找到世界上最好的港口,在那裡,帆船可以在最安全的地方航行……」

——阿瑟·菲利普,1788年5月15日。

環形碼頭

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又譯圓形碼頭)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的一個地區,位於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與岩石區(The Rocks)之間的悉尼灣悉尼商業中心區的北部邊緣。環形碼頭亦是悉尼市地方政府區域的一部分。環形碼頭由海濱小徑、行人購物中心、公園、餐廳和咖啡座組成,並設有火車站和多個渡輪碼頭。環形碼頭呈半環形,原稱「半環形碼頭」,後來才簡化成今日的名稱。環形碼頭歷史上是澳洲民族的發源地,加上鄰近悉尼歌劇院與悉尼港灣大橋兩個地標,因此成了不少社區慶典的焦點。每逢除夕和澳洲日煙火匯演,環形碼頭都是主要的集會地點之一。環形碼頭亦是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悉尼市圖書館(位於歷史悠久的海關大樓內)的所在地。此外,環形碼頭的街頭藝人表演十分受歡迎。環形碼頭是悉尼主要的交通樞紐中心,這裡設有一個大型的渡輪、巴士與鐵路轉線站。Cahill高速公路是環形碼頭的重要建設,從東面通往環形碼頭火車站,延伸至悉尼港灣大橋。環形碼頭渡輪碼頭設有五架小飛輪,是所有悉尼港與巴拉瑪特河(Parramatta River)公眾渡輪航線的終站。多年來,27條固定航線從環形碼頭開出,來往塔隆加動物園(Taronga Zoo)、康寶樹灣(Homebush Bay)奧運會場地、曼麗海灘(Manly Beach)、北悉尼、玫瑰灣(Rose Bay)及達令港(Darling Harbour)等地。環形碼頭前身是一個大型的東部郊區電車服務終站與轉線站。由於不少巴士路線跟隨以往的電車線行駛,電車總站已成為不少巴士路線的終站。現今終站更方便接駁渡輪。環形碼頭火車站是環市線(City Circle)唯一的地面車站。因為該站月台靠近(並開放予)渡輪終站,據說是最佳的城市鐵路(City Rail)火車站景觀。都市輕軌(Metro Light Rail)營運公司與悉尼市議會已向商業中心區施加壓力,要求將單程輕軌線延伸至環形碼頭,但是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強調,有關法案不會為乘客以至整個商業中心區的交通情況帶來好處。

景點介紹

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是澳大利亞全國表演藝術中心。它聳立在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市貝尼朗岬角上,緊靠着世界著名的悉尼港灣大橋,三面環海,南端與政府大廈遙遙相望。建築造型新穎奇特、雄偉瑰麗,外形猶如一組揚帆出海的船隊,與周圍海上景色渾然一體,成為悉尼的標誌。悉尼歌劇院1959年3月破土動工,1973年10月落成揭幕。悉尼歌劇院占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整個歌劇院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便利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着一個,最後一個背向海灣侍立。在陽光照映下,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海面上。歌劇廳可容納1547名觀眾,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舞台面積440平方米,有轉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舞檯燈光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音樂廳裝潢華麗,有2690個席位。歌劇院演出頻繁,除聖誕節和耶穌受難日外,每天開放16小時,平均有10個不同的活動項目,可同時容納7000餘人。歌劇院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熱鬧的場所,旅遊者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悉尼港灣大橋

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傑克遜海港,有一座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的宏偉大橋,這就是著名的悉尼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悉尼港灣大橋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巍峨俊秀,氣勢磅礴,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成為悉尼的象徵。整個悉尼港灣大橋橋身長度1149米,從海面到橋面高58.5米,從海面到橋頂高達134米,萬噸巨輪可以從橋下通過。橋面寬49米,中間鋪設有雙軌鐵路,兩側人行道各寬3米。悉尼港灣大橋的最大特點是拱架,其拱架跨度為503米,而且是單孔拱形,這是世界上少見的。大橋的鋼架頭搭在兩個巨大的鋼筋水泥橋墩上,橋墩高12米。兩個橋墩上還各建有一座塔,塔高95米,全部用花崗岩建造。到達悉尼,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這座全世界最寬的大鐵橋。在斜陽的金暉中,拱橋映襯着變幻的夕陽,海面上的橋影剛剛褪淡,立刻有閃亮起斑斕的光帶。大橋鋼架、欄杆上的璀璨的千萬盞燈光,儀態萬千;再襯上波

平如鏡的海灣中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倒影,平添幾分神秘。人們將歌劇院和大橋聯成一體欣賞時,構成了一副反差強烈又協調一體的美麗圖畫,相映成輝.你若有興致可以登塔而上,欣賞一望無際的悉尼港美景。橋頭堡有大橋博物館,每日開放時間是(10:00-17:00)。

悉尼海港國家公園

悉尼海港國家公園(Sydney Harbour National Park)(包括海港諸島和周圍)始於1975年,自誕生以來一直不斷發展。1995年吸納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丹尼森堡(Fort Denison)和小山羊島(Goat Island)。南北兩角的懸崖峭壁,猶如兩位巨大的哨兵屹立于海港的入口。悉尼海港的島嶼有鯊魚島(SharkIsland)、卡拉克島(Clark Island)、小山羊島、羅德島(Rodd Island)和丹尼森堡。悉尼海港的海灘有沖積海灘(Washaway Beach)、礁石海灘(Reef Beach)、方尖碑海灘(Obelisk Beach)和考伯樂海灘(Cobblers Beach)。後兩個海灘在中角(Middle Head)附近,皆為裸體浴場。其他著名的海灘還包括海鮮灣(Chowder Bay)(就在百利角以北)、佛克拉斯(Vaucluse)附近的尼新園海灘(Nielsen Park)和莫士文(Mosman)附近的鮑莫路海灘(Balmoral Beach)。

這個耀眼的海港位於悉尼的心臟地帶,具有深綠色的海水和標誌性的海港大橋和悉尼歌劇院,它是如此聞名於世,以至於許多遊客(甚至悉尼人)都沒有意識到它也是一座國家公園。悉尼海港國家公園內的海灘有尼新園海灘,在那裡您可以盡情享受沙灘,或是在樹蔭底下乘涼休閒,此外還有沉積海灘、礁石海灘以及距曼利不遠的多布羅德角以北的許多海灘。國家公園裡經常能看見海豚和鯨魚到訪,為城市居民和遊客帶來了無限樂趣。海灣周圍有野地、林地和桉樹林,都有步行徑相連,便於尋訪。步行徑包括在北角只有一公里長的費爾法克斯步行徑(Fairfax Walk)、始於塔隆卡動物園(Taronga Zoo)碼頭的百利頭和海鮮角(Chowder Head)步行徑、還有較具挑戰性的曼利到斯比特步行徑(總長9.5公里)

岩石區

岩石區(The Rocks)豐富多彩的歷史一直可追溯當年流放囚犯的日子。這裡是一個由沙石鋪就的小巷、死胡同和庭院組成的迷宮,擠滿了19世紀初建造的商店、倉庫和排屋。儘管岩石區以前只是悉尼碼頭工人和裝卸工的聚集地,今天,海外遊客如被磁石吸引般湧向這裡眾多的商店、精品店、酒館和餐館。

岩石區必做之事:到悉尼遊客信息中心去了解岩石區的最新動態和景觀。從環形碼頭順着港口沿岸一直走到悉尼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下。參加大橋攀登公司(BridgeClimb)的海港大橋橋拱攀登活動,或前往瞭望台(Pylon Lookout)。探訪普雷菲街(Playfair Street)上由工人小屋和沙石排屋改建的商店和藝廊。參加岩石區幽靈之旅(Rocks Ghost Tour),聽一聽這裡諸如謀殺、自殺、上吊和惡鬼出沒之類的恐怖故事。岩石區步行遊覽團(Rocks Walking Tour)。悉尼最古老的酒館,其中包括戰爭運氣(Fortune of War),滑鐵盧英雄(Hero of Waterloo)、尼爾森勳爵(Lord Nelson)和東方(the Orient)。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周末的岩石區集市(Rocks Markets)。1月26日的澳大利亞國慶日慶祝活動。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Queen Victoria Building)完成於1898年,建築本身是圓頂的羅馬風格結構,原本的用途是作為市場及辦公室,大廈本身在1960及1970年代開始傾頹,後經過小心翼翼的修復作業,把這棟7層樓的建築物轉變成一個歷史性的旅遊點及美麗的購物中心。大廈頂端中央聳立着玻璃圓頂,200公尺長的大廈占據了整個街區,內有超過180家的商店、咖啡館和餐廳,4個主要樓層的正面為高雅的維多利亞風格的商店。

丹尼森堡

悉尼港內有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島嶼,島上有一座縮微模型一樣的「碉堡」——Fort Denison。丹尼森堡,與麥夸里夫人角(Mrs. Macquaries' Point)隔海相望的一個小防禦島,最初用來隔離犯人。堡壘建於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1853—1856年,英、法、土等與俄國之戰。)期間,據說因擔心俄國人入侵而建。很久以前,所有被押送到悉尼的罪犯,在登岸之前,都要在這裡羈留一段時間,罪犯們給這個狹小的監牢起了一個外號:Pinchgut。1875年,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為保護悉尼免受俄國襲擊而建的堡壘,因當時的新南威爾士州的總督威廉·丹尼森(William Denison)而命名,如今已變成拍取港灣和地平線的最佳地方。

悉尼皇家植物園

悉尼皇家植物園(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Sydney)坐落在歌劇院的後方,裡面種植着許多澳大利亞特有的植物。殖民時代的澳洲總督府當年就建立在這裡,澳大利亞獨立建國後,這裡就改成新南威爾士州的政府。沿着園內東側的伊麗莎白女王通道(Queen Elizabeth Walk)可以直接通往麥夸里夫人岬角(Mrs. Macquarie's Point),每天定時提供免費的嚮導徒步游。通道終點有個平台被稱作「麥夸里夫人的椅子」,那些經常出現在旅遊書裡面的前景為歌劇院,背景為悉尼海港大橋的經典照片,就是從這個角度拍攝出來的。

地理氣候

該港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月約-8℃,7月約20℃。港內1~3月為結冰期,但有破冰船隊專為通過聖勞倫斯(St. Lawrence)河的船隻提供服務,不影響航行。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000mm,平均潮差為1.5m。

視頻

悉尼港對菲利普海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