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戀愛與生命(胡萍/演員)原圖鏈接來自 豆瓣網 的圖片

戀愛與生命》是由湯傑 王吉亭導演劇情片,龔稼農、胡萍、黃君甫等主演,於1932年上映。

中國電影票房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09-2017年的複合增長率為27.2%[1],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收穫609.8億元[2],占全球票房21.9%,並且預測2023年將達到155.0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的電影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目錄

演員簡介

龔稼農

中國電影演員。生於江蘇南京。南京鐘英中學畢業後入東南大學體育科。1925年至上海,任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場記。1926年在民新影片公司主演影片《玉潔冰清》。同年任明星影片公司演員,在《掛名的夫妻》、《血淚黃花》、《脂粉市場》、《春蠶》、《壓歲錢》等六十餘部影片中扮演主要或重要角色。1939年任國華影片公司演員,在《歌聲淚痕》、《三笑》等影片中扮演角色,並導演《黑夜孤魂》等影片。1941年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攝《雨夜槍聲》等影片,1942年在中聯拍攝《風流世家》等影片。後入國民黨軍隊話劇團演出話劇。1949年至台灣。1954年後在台灣省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罌粟花》、《吳鳳》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81年獲台灣當局頒發的最有成就演員獎,1993年獲第三十屆金馬獎紀念獎。著有《龔稼農從影回憶錄》。

胡萍

胡萍,中國早期影星。她多才多藝,能編善演,被人稱為作家明星。她是湖南人,在長沙長大,曾在當地一家咖啡館當過服務員,田漢發現她具有演戲的天賦,就介紹她到上海進入戲劇界。她先加入上海「大道劇社」,參加演出了《街頭人》、《亂鍾》等舞台劇,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女演員。

1931年,胡萍進入電影界,先後在「友聯」和「白虹」《海上英雄(1931)》和《綠林艷史》兩部影片。1932年她加入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為一名進步電影工作者。1932年至1933年,它在「明星」參加拍攝了七部影片,其中的《戀愛與生命》和《姊姊的悲劇》兩片由她擔任女主角。《姊姊的悲劇》的劇本由她編寫,高梨痕出任導演,男主角是鄭正秋。1933年秋,她轉入藝華影片公司,主演了《烈焰》一片。

1934年至1935年,胡萍在「藝華」主演或擔任重要角色的影片有:史東山編導的《女人(1934)》、陽翰笙編導的《生之哀歌》、蔡楚生編導的《飛花村》、洪深編劇的《時勢英雄》以及歐陽予倩的名作《新桃花扇》等片,她成為「藝華」的台柱。

1936年,胡萍轉入新華影片公司,主演了史東山編導的《狂歡之夜》及田漢編劇、史東山導演的《青年進行曲》。1937年她主演了影片《夜半歌聲(1937)》,在此片中,她的演技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獲得好評。

抗日戰爭爆發後,胡萍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後來她息影,因而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下落,直到文革時期才發現她仍在長沙。

視頻

戀愛與生命 相關視頻

2020年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院考研重點範圍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將於8月27日舉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