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總量指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總量指數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總量指數是由兩個不同時期的總量對比形成的相對數。它可以由不同時期的實物總量對比形,如不同時期的糧食總產量或工業產品總量對比形成的總產量指數;也可以由標題時期的價值總量對比形成,通常稱為價值指數,如不同時期的工業總產值、產品總成本、商品銷售額等對比形成的價值指數。

就單項事物而言,個體總量指數的一般形式可以寫為:

總量指數

總量指數與指數體系的關係

為分析總量指數變動中各因素的影響方向和程度,可以對總量指數進行分解,得到各個因素指數,如商品銷售額指數可分解為銷售量與價格兩個因素指數。我們把由總量指數及其若干個因素指數構成的數量關係式稱為指數體系。對於指數體系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兩個問題。

1、在指數體系中,總量指數與各因素指數之間的數量關係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從相對量來看,總量指數等於各因素指數的乘積,如商品銷售額指數=價格指數×銷售量指數;二是從絕對量來看,總量的變動差額等於各因素指數變動差額之和。

2、在加權指數體系中,為使總量指數等於各因素指數的乘積,兩個因素指數中通常一個為數量指數,另一個為質量指數,而且各因素指數中權數必須是不同時期的,比如數量指數為基期權數加權,質量指數在必須用報告期權數加權;反之亦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