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性心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性心理學》,[英] 哈夫洛克·靄理士 著,潘光旦 譯,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 重慶出版集團。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內容簡介

《性心理學》是性心理學研究方面的里程牌式著作,是英國著名學者靄理士之煌煌巨著《研究錄》的「普及本」,是一本教科書性質的著作。全書共分八章,涉及性心理的各個方面,即性生理、性衝動、性偏離、同性戀、婚姻與性生活、愛情等等。作者原本是將其目標讀者界定為普通的臨床醫生和醫學院學生,但它後來的實際讀者遠遠超出了醫學界的範圍。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比較詳細地了解人的各種複雜的性心理活動,也可以看到人可能出現的種種性心理變態。

本書選用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先生的譯本。經潘先生翻譯後的《性心理學》,不僅精準表達了作者的原意,將與「性」有關的心理活動、心理表徵、心理問題都梳理得一清二楚,還依託譯者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以注釋的形式,旁徵博引了大量中國古代相關研究記載和案例,使得潘譯本《性心理學》成為一本中西結合的「性心理學」研究大成之作。

作者介紹

哈夫洛克·靄理士(1859—1939年),英國心理學家,性心理學學科創建者,性心理學泰斗。在他生活的時代,他曾被譽為「*文明的英國人」。1894年,他出版了首部兩性問題專著《男與女》,此後四十年間,共出版了多部性心理學研究專著,1933年出版的《性心理學》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潘光旦(1899—1967年),教學學家、社會學家、民族學家。1931年入清華學校,1922年赴美留學,入達特茅斯學院,1924年獲學士學位,1926年回國。先後在東吳大學、光華大學、中國公學等校任教。1934年起任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教務長、社會系主人、圖書館館長等職,1952年調入中央民族學院,主要從事少數民族歷史研究。潘光旦先生學識廣博,在性心理學、社會思想史、民族歷史等眾多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與陳寅恪、葉企孫、梅貽琦並稱為清華百年史上四大哲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