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的意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

來自網絡的圖片

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的意思《星漢燦爛》程少商和樓垚乘車駕遊玩,行至風景美麗的地方她即興吹了一曲。袁慎的夫子皇甫儀認出了這座車架就是自己之前送給桑舜華的,於是上前搭訕,說的就是「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出自哪裡?[1]

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的含義

「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出自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冉冉孤生竹》,這句話的譯文是:相思苦歲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麼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歸來。

這也很符合皇甫儀和桑舜華當年的故事,皇甫儀講述了自己和三叔母的故事,說他年少是因為三叔母相貌不出眾而覺得遺憾,後來因為出事避禍遠走他鄉,這一走就是七年。在這七年裡,三叔母將他照顧家人,一心一意的等着他回來。而在七年後三叔母父親的壽辰上,原本應該出現的皇甫儀因為忠僕託付的孤女自殺再次缺席,三叔母備受屈辱。等到他回來後想要再續前緣,得到了卻是三叔母已經出嫁的消息。皇甫儀對於這段姻緣至今不能釋懷。而皇甫儀念的這句詩,就是說明了當年桑舜華苦等他七年,他卻遲遲不歸,還失約的事情。

《冉冉孤生竹》全文: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冉冉孤生竹》譯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侶。

你我相親新婚時你遠赴他鄉,猶如兔絲附女蘿我仍孤獨而無依靠。

兔絲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時候,夫妻也應該會要有倆相廝守的時宜。

我遠離家鄉千里來與你結婚,正是新婚恩愛時你卻離我遠赴他鄉。

相思苦歲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麼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歸來。

我自喻是樸素純情的蕙蘭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憐人盼君早採擷。

怕過了時節你還不歸來採擷,那秋雨颯風中將隨著秋草般的凋謝。

你信守高節而愛情堅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冉冉孤生竹》賞析

《冉冉孤生竹》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此詩主要抒寫女子對相愛的男子(或丈夫)的各種疑慮與哀傷,表達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希望與忠貞,表現了中國古代女子的婚姻觀和愛情觀。全詩運用比喻與反問手法以及心理描寫方法,情感豐富,層次清楚,結構嚴謹。

。《古詩十九首》大約是東漢後期作品,今人綜合考察十九首詩所表現的情感傾向、所折射的社會生活情狀以及它純熟的藝術技巧,一般認為這十九首詩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至於《冉冉孤生竹》的具體創作時間則難以考證。有人認為此詩是婚後夫有遠行,妻子怨別之作;也有人認為此詩是寫一對男女已有成約而尚未成婚,男方遲遲不來迎娶,女方遂有種種疑慮哀傷,作出這首感情細膩曲折之詩。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無依靠,「冉冉」是女子自寓柔弱。竹結根之處是大山,又在山阿之處,可以避風,這是以山比喻男方。《[[]]》李善注曰:「結根于山阿,喻婦人託身於君子也。」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兔絲(菟絲)和女蘿是兩種蔓生植物,其莖蔓互相牽纏,比喻兩個生命的結合。《文選》五臣註:「菟絲女蘿並草,有蔓而密,言結婚情如此。」從下文看來,菟絲是女子的自喻,女蘿是比喻男方。「為新婚」不一定是已經結了婚。清方廷珪《文選集成》說,此是「媒妁成言之始」而「非嫁時」。「為新婚」可能是指已經訂了婚,但還沒有迎娶。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這還是以「兔絲(菟絲)」自喻,既然菟絲之生有一定的時間,則夫婦之會亦當及時。言外之意是說既然訂婚,就及時結合,不要錯過了自己的青春時光。從女子的心境,可以感受到詩人珍惜時光的思想,珍惜美好人生的情感的態度。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從這兩句看來,男方所在甚遠,他們的結婚或非易事。這女子曾企盼着,不知何時他的車子才能到來,所以接下來說:「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這首詩開頭的六句都是比,這四句改用賦,意盡旨遠,比以上六句更見性情。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這四句又用比。女子以蕙和蘭兩種香草自喻,把現時的自已比作為嬌艷的含苞待放的花朵,如果不及時採摘就會錯過時候,嬌艷美麗的蕙蘭花就將像秋草一樣枯黃凋萎。這是希望男方趁早來迎娶,不要錯過了時光。唐杜秋娘《金縷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與此兩句意思相近。

最後二句「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這女子的疑慮已抒寫畢盡,最後遂改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諒必堅持高尚的節操,一定會來的,那麼自己則不必怨傷。

在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表現在這幾方面:首先,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其次,心理描寫,情感豐富;再次,層次清楚,結構嚴謹;第四,結尾反問,增強效果。[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