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怕吃虧就別沾文學(王強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怕吃虧就別沾文學》中國當代作家王強斐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怕吃虧就別沾文學

很少見到搞文學的人發財的。發了財的人,一心想賺個金山銀丘,一不小心就掉進了欲望與銅臭的深淵,徹底地變成了商人。當然也搞不了文學。即使想靜心片刻,也是非常困難的。

正所謂「身不由己」,「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所以,夢想靠文學發財當官的,最好投筆經商或是考公務員去來得現實一點。免得弄髒了「文學」這一聖潔而華美的衣袍。 文學是一個需要「靜」的東西。虛榮心十足的人搞不好文學,心浮氣盛的人也搞不好文學。只有「呼吸均勻」者,方能在動盪的五光十色的誘惑世界中守得住一方清淨,刪除喧囂與雜亂。 沾文學常吃虧。譬如買書閱讀要花錢,買紙筆寫作要浪費「芒妮」,投稿還得花上一筆郵寄費。即使出書,也常賺不到錢;有時不但沒有賺,反而倒貼許多。

中國人都有一個弊病,喜歡看熱鬧,但做事少有主見。人云亦云者更是不乏其人。當你要搞創作要出書時,他們不是冷眼旁觀,就是熱嘲冷諷,甚至落井下石。而當你拿出成果,獲得大獎,得到認可與肯定之後,他們又會紛至沓來,熱烈祝賀你,向你討要簽有你名字的書,有時還放在家中顯眼之處或藏在包包里,無聲或有聲地張揚出一種榮耀的資本。好像你的成功有他們的「一半功勳」。因此,韓少功先生說,搞文學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獨。

一個忍受不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壓力的文學熱愛者,很有可能半途而廢,或是放棄操守。淪為沒有尊嚴,沒有人格,過着行屍走肉似的活着卻死了的生活。這是十分悲哀的一件事情。 我認識一個自稱為「文學是我生命的愛人」的文學愛好者。初次在茶館相識,一開口儼然像一位布道者或是一個信徒,「文學」兩字始終不離不棄。然而,接下來最為荒唐可笑的事情卻發生了——此君自印冊子,並美其名曰「獲得出版社的認可」,並「獲得一筆不菲的稿費」,騙得蝸居在這個小城市的世俗的人們信以為真。其實,當謊言越編越大之時,被揭穿的可能性就越大。當人們終於認清真相之後,此人還打着「文學的幌子」自欺欺人,還印製帶有某某家頭銜的名片。一日,有一直性之人終於忍不住開口問「文學熱愛者」了。「請問你的頭銜是哪個機構授予的呢?」此人一貫臉皮厚過城牆,還不知羞恥地說:「一半是民間授予,一半是自封的。」天啊!臉皮竟然比城牆還厚。 以後,我對這樣「喇叭」式的人物,一般採取的態度是厭而遠之。在我看來,這樣的「文學熱愛者」,根本談不上「熱」,也說不上「愛」。文學在他們眼裡心中,不過是炫耀的資本或是招搖撞騙的工具。這有點像在迪斯高舞廳的流氓,穿了一件上檔次的衣服,抽上根雪茄,就裝闊佬,專門騙取那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一樣,他們騙文學青年的手法和伎倆簡直異曲同工。

在明眼人看來,演技實在笨拙得可以列入2010年奧斯卡最糟糕騙技獎。   [1]

作者簡介

王強斐,男,生於1982年4月,海南洋浦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