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才不遇,手藝何以為繼(譚明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才不遇,手藝何以為繼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懷才不遇,手藝何以為繼》中國當代作家譚明珠的散文。

作品欣賞

懷才不遇,手藝何以為繼

古語云,真金不怕紅爐火,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現實並不友好,多少像林亞土這樣如補鍋匠、彈花匠、篾匠、解匠等技藝嫻熟的手藝人,都在時代發展中漸漸蒙塵,甚至被埋沒。

林亞土懷才不遇文憑只是原因其一,其二是由於農村經濟不夠發達,不流行精細木雕和觀景假山等,他的雕刻工作在農村進行舉步維艱。其三則是由於工藝品雕刻精細,工序繁雜,完成所需的時間長,例如說完成一座30平米的假山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賺的錢不多,甚至無法維持正常生活。談錢未免世俗,但對於窮苦的人來說,錢是必須的。如果連自己都無法維持生活,他又怎麼會將手藝傳給後代,連累他們呢?好好的一門手藝,難道就這樣不管不顧, 讓其失傳嗎?作為民間手藝人,林爺爺又何去何從?

「我喜歡爺爺做的雕刻工藝品,我想學爺爺的手藝呢!」林亞土的孫女說道。孩子純真的話語,道出了爺爺的心聲。訪談過程中,不難發現,林亞土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對雕刻工藝的眷戀,他渴望更多人知道他自己琢磨的藝術,並希望有人能傳承下去。

[1]

作者簡介

譚明珠,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