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忽必烈廣場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為紀念忽必烈所建。廣場中央石像下部忽必烈廣場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為紀念忽必烈所建。北面為政府大樓,南面為交警隊,西面為夏宮大酒店,元上都遺址博物館,東面為牧民一條街。體育休閒廣場建有400米塑膠跑道[1]、人造草坪足球場、標準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門球場和羽毛球場,每天早晚有大量居民在此鍛煉運動。

目錄

廣場簡介

忽必烈廣場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500萬元,2004年8月開工建設,2007年6月竣工,是集展示歷史文化,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綜合性廣場。忽必烈廣場分為文化廣場和體育休閒廣場兩部分,各占總面積的50%。文化廣場硬化面積4.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5.4萬平方米,水體3200平方米。整體設計貫穿「廢墟中的文明、碎片中的記憶」的理念,主入口金蓮花廣場和景觀大道像一把巨大的鑰匙,象徵着用這把鑰匙來開啟蒙元文化記憶之門,山丘和溪流象徵正藍旗的低山丘嶺地形和閃電河。廣場的中心是一座邊長75米見方的古式城,城內有一個下沉廣場,中央聳立着一尊7米高、12噸重的元世祖忽必烈銅像。城牆內側鑲嵌漢白玉浮雕 [2]群,記載着元朝歷史、文化、科技、軍事和商貿等情況。體育休閒廣場建有400米塑膠跑道、人造草坪足球場、標準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門球場和羽毛球場,每天早晚有大量居民在此鍛煉運動。忽必烈廣場建成以來,已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休閒健身場所和了解蒙元歷史文化的旅遊景點。

關於忽必烈

生平

忽必烈,蒙古族,即元世祖(1215年-1294年),元朝的創建者。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在位時間(1260年-1294年)。他青年時代,便「思大有為於天下」。他一生征戰,一統天下,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元。他在位期間,建立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使得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鄰國,但多遭失敗。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輝歷史的締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1294年正月,忽必烈在元大都病逝,追諡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

蒙哥汗元年(公元1251年),孛兒只斤·忽必烈受大蒙古國大汗孛兒只斤.蒙哥任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早在藩王時期就思「大有為於天下」,並熱心於學習中原文化。曾先後召僧海雲(宋印簡)、僧子聰(劉秉忠)、王鶚、元好問、張德輝、張文謙、竇默等,問以儒學治道。先後任用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軍政;屯田唐、鄧等州。

蒙哥汗三年(1253年)率蒙古軍攻大理國,四年滅大理國。蒙哥汗九年(公元1259年),攻打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昌)時,得知蒙哥汗死訊,與賈似道議和,決策北還,爭奪帝位。十年,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稱汗,始建年號中統 。其同父同母的四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游東岸哈爾和林)稱汗。至元元年(1264年)打敗阿里不哥,後遷都燕京(今北京),改稱大都。八年建國號為元。十六年滅南宋,統一全國。又進攻日本、安南、占城、爪哇等國。在位期間,注意選用人才,採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地方建立行省,開創我國省制之端。勸課農桑,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加強對邊疆地區管理,開闢中外交通,鞏固和發展多民族國家。把境內民眾分成四等,民族壓迫較重。

蒙哥大汗在1259年去世後,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作蒙古帝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於是阿里不哥與忽必烈開始爭奪汗位。雖然忽必烈在這場鬥爭中獲勝,但中央汗國外的四大汗國則因他違背大汗選舉傳統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而紛紛與他斷絕了來往,脫離了他的統治範圍。至此,忽必烈的政權只包括中原地區、西藏和蒙古本土。

視頻

忽必烈廣場 相關視頻

正藍旗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忽必烈廣場舉行
一代帝師八思巴:忽必烈一生的師傅

參考文獻

  1. 教你怎麼認識塑膠跑道,搜狐,2021-06-04
  2. 浮雕的起源與發展 ,搜狐,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