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忳指心閉心悶或是誠懇樣子

基本信息

忳,形聲。字從心從屯,屯亦聲。"屯"意為"捲曲"、"包裹"。"心"與"屯"聯合起來表示"一顆心被包裹了起來"。本義:心閉、心悶。說明:古人認為心扉的閉合是不好的事。心扉應該敞開,心聲應當吐露,能傾吐衷腸就是心情舒暢。

忳忳,書面語,煩悶的樣子。

屈原楚辭《離騷》中有,"忳鬱邑余侘傺兮,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1]

[北齊]·顏之推 《還冤記》 有,

" 漢時有王忳字少林,為郿縣令。"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忳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廣韻》《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ࠀ�音屯。《玉篇》悶也,亂也,憂也。《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朱注》忳,憂貌。

又《集韻》朱倫切,音肫。本作諄。或作忳。忳忳,誨人不倦也。

又《集韻》《正韻》ࠀ�殊倫切,音純。本作憌。或作忳。人名。後漢有王忳。

又《集韻》《類篇》ࠀ�杜本切,音盾。愚也。

又都困切,音頓。或作沌。《老子·道德經》我愚人之心也哉,忳忳兮。

又《集韻》徒困切音鈍。忳愻,意不樂也。◎按肫與忳通。凡字書所引,通義甚多,《正字通》所引亦多,而獨於忳肫二字不許其通,是自相矛盾也。凡正字通辨駁太過類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