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快雪堂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快雪堂帖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快雪堂帖

材質;刻石,淡墨拓本

摹集;馮銓

年代;明代

'''快雪堂帖'''》匯刻叢帖。清代馮銓摹集,劉光晹(字雨若)刻。五卷。多人墨跡摹出,頗為精到,所收法書,自魏鍾繇、晉王羲之至元趙孟頫為止,首列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故名。[1]

基本信息

【名稱】快雪堂帖

【摹集】馮銓

【年代】明代

【材質】刻石,淡墨拓本

倪濤《六藝之一錄》卷三百三《倪蘇門書法論》雲《快雪堂帖》「採摭頗精,人多未見。於晉魏歷代之書,則十得四五耳。」王澍評謂:「刻法秀潤,甚有名於當時,然乏晉人蒼深之韻。」刻石後歸黃可潤,旋入內府,作快雪堂貯之。馮銓為涿州人,初拓稱「涿拓」;黃氏為福建人,次拓稱「建拓」;入內府後所拓稱「京拓」。

作品簡介

快雪堂帖》是中國明代匯帖的初拓善本,為明末時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馮選輯,並刻石408方,第一卷以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開篇,收入晉王羲之、王獻之,唐歐陽詢、懷素、顏真卿、徐浩、柳公權,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高宗趙構、張即之,元趙孟緁等書家法帖。其大半由真跡摹出,鐫手為鐵筆名家劉光晹,故久為世人所重。馮氏子孫將帖石分為二,同質州庫。後知州黃可潤贖出運至福建。乾隆年間,楊朴園督閩購得獻入內府。乾隆加題「快雪堂記」,並於北海建快雪堂嵌壁收藏。因帖石三易其地,故拓本也有區別,分涿拓、建拓和內拓3種,以涿拓為貴。

保存收藏

快雪堂帖》(涿拓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筆意精彩,除《追尋帖》1~6行石面有損外,其他都完好。其中,顏真卿《鹿脯帖》、蘇軾《登臨覽觀帖》、米芾《珊瑚帖》均是木刻版 (入內府後改為石刻)。此拓本托裱經折裝6冊,6卷全,共313頁,縱27.3厘米,橫26.6厘米。每冊首端有「樂善堂圖書記」印一方。

快雪堂帖刻石今存北京北海公園松坡圖書館

相關閱讀

乾隆於1779年作行書《快雪堂記》:「淳化閣帖之重刊,以內府向有賜畢士安之初刻,而世鮮原本、用以永其壽而公後來臨池習書者也。爾時並有以覓快雪堂原刻為請者,置而弗許。蓋以淳化所收頗富,其內不過缺一快雪帖耳,余則倍蓰勝之;至彼墨跡則早收入石渠,且刻之三希堂法帖矣,一之為甚,其可再乎!乃今楊景素以快雪石刻來獻,且雲快雪石刻本,故臣馮銓所集,其子孫不能守,鬻於閩之黃氏,茲黃氏復不能守,臣曾督閩,知其事,故貰之以獻。欲卻之則事已成,且舉關翰墨,非貢諛逢惡之為,因受之,並築堂為廊以嵌石版,以淳化軒之例也。石版長短寬窄不一,且有木刻三版,因命內府摹淳化之善手,重模其跡而泐之石,伸長短寬窄較若劃一,其木版仍置堂中,以紀數典。列觀兩廊,秩如彬如,弗啻黃氏所未營,而亦馮氏所未逮矣。夫快雪堂之建,因石刻,非因雪。然循名責實,三冬未逢時,玉蒿目焦,心又何有於悅目娛志,而閱古則增滄桑之嘆,問今益凜好惡之戒,凡吾所為記,多出於志愧而不出於誌喜也。己亥嘉平月上澣,御筆。」

馮銓(1595——1672),字振鷺。順天涿州(今河北涿縣)人。明萬曆進士。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十一年卒,諡文敏。1624年(明天啟四年)魏忠賢進香涿州,馮銓跪謁道左,得復故官、進右贊善兼檢討。1626年(天啟六年)正月任《三朝要典》總裁,四月進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1627年(崇禎初年)忠賢伏誅,馮銓論貶,贖為民。1644年(清順治元年)應清廷徵召,降清,入內院協理機務,後累官禮部尚書,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文院大學士,加少師兼太子太師。1656年(順治十三年)以年老離職,仍留備顧問。1672年(康熙十一年)卒。諡文敏。列之於《二臣傳》中。

摹鐫者

劉光晹,字雨若,安徽人。博雅好古,擅長書法篆刻,又精於鑑賞,被順治帝封為鴻臚序班,並御書「特賜清班」賜之。劉光晹出入皇宮,飽覽皇家收世藏,有機會通覽歷代書法名作。於是選其中精品,一一雙鈎,後來帶出宮去,憑自己治印十三刀法中雙切和救刀的工夫,摹勒了三十六塊木板,前後兩面刻,共七十二面,定名為《翰香館法帖》。

參考資料

  1. 快雪堂帖的作品簡介,360問答 , 2016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