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憂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憂患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憂患 是一個動名結構的詞語。

拼音:yōu huàn

釋義:困苦 患難憂慮的事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憂患 [1]

拼音 yōu huàn

詞性 動詞、名詞

釋義 困苦患難或憂慮的事情

出處 《孟子·告子下》

引證詳解 困苦患難

簡介

憂慮禍患或擔憂禍患,是動名結構而不是名詞並列結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意思是:憂慮禍患則生長發展,安享快樂則墮落死亡。

引證解釋

《易·繫辭下》:"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三國 魏曹植《求自試表》:"而臣敢陳聞於陛下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

三國 魏 嵇康《養生論》:"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

南朝 宋顏延之《釋達性論》:"足下纓城素堅,難為飛書,而吾自居憂患,情理無托。"

宋王安石《離北山寄平甫》詩:"少年憂患傷豪氣,老去經綸誤半生。"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今勾踐無道,國已將亡,子、君、臣並為奴僕,羈囚一室,豈不鄙乎?寡人慾赦子之罪,子能改過自新,棄越歸吳,寡人必當重用。去憂患而取富貴,子意何如?"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三·蘇門孫先生言行》:"憂患恐懼,最怕有所,一有所,則我心無主。"

楊朔《茶花賦》:"我又望着他的臉……不必多問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個曾經憂患的中年人。"

名詞出處

古文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詩文翻譯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自魚鹽販中被提拔出來,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相位。所以,上天將要賦予重大使命給這個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受痛苦,筋骨勞累,肌膚消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受阻礙、干擾他的事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幹。一個人常犯錯誤,這以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這以後才能奮發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表現在臉色上,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滅亡。這樣,以後就可以知道憂患可以使人、國家生存發展,安逸享樂足以使人、國家萎靡滅亡的道理了。

打開中華民族的歷史,赫然在目的是兩個字:"憂患",有的來自自然界,也有的來自社會群體和個人。眾所皆知,在近代歷史中,中華民族被所有世界列強所欺凌,但他沒有被任何一個侵略者征服、消滅,相反,他終於找到了民族復興之路。這是因為,中華民族自身有一種生機,有一種永不衰竭的活力,可稱之為民族精神,而憂患意識恰恰就是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論上的一種結晶和表現。

2010年清明祭陵學術研討會的主題為 "清明·感恩與社會和諧",這便於學者從更加寬闊的歷史背景發掘祭黃帝陵的感恩意蘊,進一步探討中華文化基本理念的歷史和現實意義。"清明"傳統節日被稱為"民族感恩節",不是沒有道理的,其實質就是不忘中華民族的憂患歷史和民族奮鬥史。如果離開"民族憂患",就無法理解"民族感恩"的深刻內容;同樣,離開民族的和諧理想,也就難以認清民族為之奮鬥的目標。因此,將"憂患"與"和諧"聯繫起來思考,是有必要的。

"憂患"意識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內容豐富,影響深遠。關於古代"憂患"意識,已有不少學人作過研究並加以歸納、深化。例如關於"憂患"意識的歷史分析,就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

道德 情操

我們打開先秦、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當時"百家爭鳴"中的各個學派幾乎都有它們自己的憂、樂觀。例如孔子這樣表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學而》)不注重道德品質的提高,不切磋學問,不按道義的原則去行動,有了過錯不能及時改正--這些就是他目睹春秋末期現實狀況而產生的憂慮。

與"憂"相對的是"樂"。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經常看到並且宣揚別人的長處和優點,結交有高尚品格的朋友,踏踏實實地培育自己的德行--這三種就是對人有益的快樂呀。

孔子的"憂"與"樂"主要指"君子"體現在學業和品行上的高尚情操。他誇讚自己的學生顏回:顏回身居陋巷,生活艱苦,在"人不堪其憂"的狀況下能夠"不改其樂"(《論語·雍也》),實在是賢明的君子!孔子說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學而》)。這些論述發人深省,它們奠定了中國古代人文精神的理論基礎。孔子為人的思想感情提出了道德標準,而情感與道德的結合就稱之為高尚的情操。對於人的道德情操的重視,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顯著特點之一。

核心

戰國中期,儒家思想發展到孟子的時候,"憂"與"樂"逐漸具有了理論形態,成為儒家人生哲學的主要內容。它超越了個人道德情操的範圍,帶有理論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因此,所謂"憂患"意識便成為人生價值觀的簡潔表述。

孟子從歷史中舉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說明他們都是從憂患和痛苦中磨練出來的。比如,舜出身於農家,後來成為一國之君;膠鬲這個人遭遇戰亂,以販賣魚鹽為生,後來周文王提拔了他,為周朝做出了很大貢獻;孫叔敖隱居在海濱,楚莊王推舉他做令尹,有很大的政績。這些事例說明,對於人來說,如果沒有"憂患"的磨練,沒有失敗教訓的反思,要培養出剛強意志、奮發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孟子將這些道理提到人生哲學的高度加以總結,寫出了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憂患足以使人生存發展,安樂足以使人沉淪死亡。這是多麼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孟子看來,僅僅懂得"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道理是不夠的。有大志的人應當在此人生哲學的指導下勇於實踐,勇於開拓,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為此,孟子說了一段很有教育意義的話,其大意是:一個人要挑起重擔,他的身體和思想都要經受長期的鍛煉,飢餓、睏乏經常襲來,思想矛盾經常發生,不如意的事經常遇到。這樣,只有這樣,才能堅定他的意志,提高他的能力,使他更加冷靜、成熟……(參看《孟子·告子·下》)

在孟子看來,人們在"憂患"中磨鍊,最重要的是,培育一種基於高尚理想和志向的精神。他稱之為"浩然之氣"或"正氣"。這不是天生的,要靠後天的培育。"正氣"的長期積累,才能使人實現自身的價值,並逐漸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高度。可以看出,孟子關於人生價值觀的論述,以"憂患"意識作為起跑點,而"大丈夫"則是力爭達到的目標,由此構成了嚴密的人生哲學體系,在歷史上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