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忠言逆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忠言逆耳,漢語成語,【拼音】:zhōng yán nì ěr,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於改正缺點錯誤。 [1]

原圖鏈接忠言逆耳

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於行。」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示例】:

《孔子家語·六本》:「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十三回:煙館裡的人,都看這人來歷不明,勸他不要與那人要好,卻是~,哪裡聽得。

外文翻譯 

【英文】:a home truth

【日文】:忠言耳(ちゅうげんみみ)に逆(さから)う

相關成語 

近義詞】:良藥苦口持平之論

反義詞】:甜言蜜語花言巧語

典故 

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關中,秦王子嬰覺得抵擋不住,就投降劉邦。於是,劉邦進入秦宮仔細查看。秦宮寶物無數,美女如雲,劉邦見到這些,喜出望外,想好好享用這一切。

樊噲是劉邦的部下,他看到劉邦在秦宮賴着不走,就問他是要做一個大富翁,還是要占領天下。劉邦是個心懷大志的人,很痛快地說道:「我起兵除暴,當然是想占領天下了。」

樊噲苦口婆心地說道:「秦朝為什麼會滅亡?其根源就是秦宮中的美女和珍寶。您若想奪取天下,請快快返回霸上,千萬不能學秦朝君王的老樣子。」劉邦覺得樊噲的話不中聽,就沉默不語。

謀士張良對劉邦說:「秦王昏庸,貪圖享受,老百姓才起來反抗,您才能進入關中。現在您替天下百姓滅掉暴秦,就應當樹立好的形象,做一個節儉的人。可是,您剛進入秦宮就想享受財寶、美色,豈不是讓眾百姓對您失望!

「忠誠正直的話雖然不順人的耳朵,可是對行動非常有好處;良藥總是苦的,但對治病很有效果。樊噲性子直,不會拐彎抹角地說話,可他對您忠心耿耿!希望您聽從樊噲的忠言!」

劉邦想,現在為了大局,還是退出秦宮為好,等到占領天下之後,再慢慢消受美女、財寶不遲。想到這裡,他聽從了張良的勸告,離開秦宮。他傳下命令,封府封庫,關閉宮門,無論是誰,都不許擅動秦宮財寶。傳下命令後,劉邦返回霸上。關東父老見劉邦不愛財寶、美色,以為他是個節儉之人,都對他非常崇敬。 [2]


視頻 

古代成語故事《忠言逆耳》

參考資料 

  1. 忠言逆耳 國學大師
  2. 忠言逆耳成語故事 語文迷 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