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懷叵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懷叵測,漢語成語,【拼音】:xīn huái pǒ cè,心懷: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1]

原圖鏈接心懷叵測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示例】:

1.《醒世恆言》卷二四:「卻只是心懷叵測,陰賊刻深,好鈎索人情深淺,又能為矯情忍訽之事。」

2.清.洪楝園《懸嶴猿.歸神》:「都是這一個狗才設計騙將出來,以為自己富貴之地,是以吾閣部為奇貨,居心叵測,天理不容!」

3.章炳麟《中國之川喜多大尉袁樹勛》:「〔該生〕於此時逞無意識之行為,悍然不顧,其居心叵測,難保非借端搖惑……」

4.魯迅《華蓋集續編.記「發薪」》:「近來有幾個心懷叵測的名人間接忠告我,說我去年作文,專和幾個人鬧意見,不再論及文學藝術,天下國家是可惜的。」亦作「居心叵測」。

外文翻譯 

【英文】:maleficent

【德文】:bǒse Absichten haben

相關成語 

近義詞】:笑裡藏刀心懷鬼胎居心不良

反義詞】:胸懷坦蕩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典故 

三國鼎立時期,魏、蜀、吳三方經常混戰。由於魏較強大,蜀、吳常聯合攻魏。

赤壁大戰以後,曹操兵敗退回北方。幾年後,劉備再次與東吳孫權結成聯盟,準備北上進攻曹操。曹操急忙召集手下的謀士商議對策。

謀士荀攸說:「與其坐等劉備和孫權兩家打上門來,不如我們主動出擊。」

曹操皺着眉頭說:「可是萬一西涼王馬騰在我南下遠征時乘虛而入,我們的後方豈不要危險了?」

荀攸又獻上一計,說:「丞相的擔憂很有道理,不除掉馬騰,終究是個後患。不如封他為征南將軍,下詔書誘騙他進京,然後見機下手……」曹操照計行事。

馬騰接到詔書後猶豫不決,他的侄兒馬岱極力勸阻他不要應詔入京。馬岱說:「曹操假借皇帝的名義,下詔書給你,完全是心懷叵測,你千萬去不得。」馬騰的兒子馬超則主張將計就計。在京城尋找機會,殺了曹操。馬騰權衡再三,決定讓馬超留守西涼,自己帶5000兵馬趕赴京城。

馬騰到達京城許昌後,派人暗中與曹操的侍郎黃奎聯絡,密謀殺掉曹操。誰知消息走漏了,曹操抓到了馬騰的把柄,便搶在馬騰動手之前,把他和黃奎一齊抓獲斬首。

視頻 

成語故事 第202集 心懷叵測

參考資料 

  1. 心懷叵測 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