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心念念的「三區」(馮啟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心念念的「三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心心念念的「三區」》中國當代作家馮啟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心心念念的「三區」

心心念念的「三區」

二十年前,我曾擁有一處平房住宅,是棉紡廠的職工住宅,一排一排的紅瓦房,隔成一個一個的小院,每一戶只有一間半房子,相鄰兩家把中間的一間房從中間砌起牆來,一家一半,就成了一戶一間半了,算平方的話也就二十多平吧。小院內有個自來水管,還有一小間低矮的南屋。棉紡廠職工住宅區共有五處,我的小屋在第三處,稱為三區。這麼些年過去了,現在也住上大面積的樓房了,但是住在平房的日子還是心心念念地想着。

我在那半間屋子裡,安放了一張床,一組衣櫥,就沒有空間了。在那一間屋子裡,我在東北面牆角放了一套小組合櫥子,西面放一組沙發,靠門口處安了一個燒炭的爐子,一個小菜櫥,就不能再放其他東西了。空間是小了些,但是在那時,能有這麼一套住房就已經讓很多人羨慕了。

由於居住面積小,院牆也矮,鄰居家吵架聲、做飯時油鍋的滋滋聲、媽媽喊孩子回家吃飯聲都聽的很清楚,誰家要是炒了鹹魚,那整個小區都能聞到魚香味。

小區中間一條主路,每天都有小商小販來賣東西。最早的是賣油條的,早晨還在懶床呢,就聽到大街上喊了:「賣油條嘍﹏﹏嗷」 「賣油條嘍﹏﹏嗷」,賣油條的騎着自行車,馱着一籮筐油條,帶着桿秤,在小區內不斷轉悠。緊接着就來賣豆腐的,這賣豆腐的吆喝聲跟別人不一樣,別人都是喊「豆腐嗷」他喊「都富嗷」,因此大家都很喜歡,一個個都去買。最有意思的是賣豬肉的,這個賣豬肉的是個又黑又胖的小伙子,騎着一輛摩托車,后座上橫着一塊木板,上面搭着一扇豬肉。這小伙子足有二百斤,再加上一扇豬肉,壓得摩托車一忽閃一忽閃的,他從進小區大門口就喊上了,「嘎(割)豬又(肉)」,這裡的土話,把「割豬肉」說成「嘎豬又」,這小伙子在喊「嘎」後拖得聲音很長,直到摩托車騎到大街盡頭,才吐出「豬肉」倆字,而且聲音洪亮,滿小區的人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在家的小媳婦們都抱着孩子來買豬肉了,小伙子把刀子在磨刀棒上蹭來蹭去,突然拿刀在小媳婦臉前一晃,大喝一聲「嘎豬又!」嚇得小媳婦懷中的孩子大哭,小媳婦嗔怪起來「死胖子,你想嚇死人啊!」小伙子憨憨地笑了。上午賣飯賣菜的多,下午吆喝聲就雜了,有修雨傘的,有賣糖葫蘆的,有賣烤地瓜的,還有鏘剪子磨菜刀的,一個精瘦老頭,扛着一個條凳,帶着磨石,進小區就喊起來:「鏘剪子來磨菜刀」,雖然年齡大,但是底氣足,聲音穿透力強,要是在你身邊突然喊起來,你會嚇一跳。小區里也有來收頭髮的,一個南方口音的中年人,騎着一輛自行車,邊走邊吆喝:「收頭髮~收頭髮辮子」。

這是二十年前的小區內的熱鬧景象,現在大街上聽不到這樣的吆喝聲了,都是用一個喇叭一遍一遍地播放已經錄製好的吆喝聲,總覺得不如原先的本人的吆喝聲親切。

雖然住宅面積小,可還有一個小院,小院內種上點東西也是春光無限。我在南牆外種了幾棵南瓜,南瓜順着牆爬到小南屋屋面上,葉子寬大,油亮油亮的,那一年結了七八個大南瓜呢。在西牆邊,我種上了兩棵柴芸豆,豆莢扁扁的那種,在水池子旁邊,沒想到瘋長起來,遮住了大半個院子。院子裡還有一棵葡萄樹,很粗了,搭了一個架子,到了秋天,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看着就喜人。在窗戶下,我還種了兩棵絲瓜,絲瓜順着窗戶往上爬,爬到屋檐上,又倒垂下來,開着黃色的花,引得蜜蜂嗡嗡的轉來轉去。絲瓜一天天長起來,長長的,直直的,綠綠的,搭在窗外,配着黃花,從屋內望出去,特別漂亮。絲瓜很能結,自己吃不了,送給別人很多。

兒子在這個小院裡出生,兩歲時,兒子就能自己去屋頭上那個鐵皮屋子的小賣部買東西了,舉着一元錢,仰着頭,跟小賣部阿姨喊着「買買,買買」,小賣部阿姨親切地和他交流着,媽媽就在遠處看着笑着。院子裡放了一堆沙子,兒子總是喜歡在沙子上挖來挖去,還用小石頭擺出一個一個造型,一玩大半天,也不知道擺的啥。小區內和兒子同齡的孩子有好幾個,吃完飯,他們的媽媽就抱着孩子湊在一起拉呱,孩子們也在一起玩着,有時候也因為一個玩具爭起來,鬧得這個哭那個喊,媽媽們都是一把拉過自己的孩子教訓着,一會孩子們又在一起高興地玩起來了。

三區面積不大,住了大約百十戶人家,每家都是一間半房子,走在大街上,相互都認識,一見面拉半天呱。誰家有急事了,就把孩子放到鄰居家看着,放心走,孩子保證能看好。誰家有好吃的,也想着鄰居家孩子,拿過去,說是給孩子嘗嘗。那時候,覺得鄰里之間關係特好。現在,雖然住上了大平方的樓房,可是鄰里之間都互相不往來,甚至對門還不認識,缺少了可貴的人情味,還是原先的大雜院讓人懷念啊。

可惜,三區的那所住宅早在二十年前就賣了。這些年來忙碌奔波,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已不知道路邊的花是什麼時候開的,也不知道星星月亮已變得什麼模樣。現在住的樓房乾淨漂亮寬敞,心裡頭卻還是很想擁有一個小院。有一個小院,種些花草,讓心靜下來,每天在清脆的鳥叫聲中甦醒,然後賞花、喝茶、讀書、會友,享受陽光,晚上再枕着花香蟲鳴入眠,多好。《詩經》上說「緡蠻黃鳥,止於丘隅。」我想那黃鳥一定是自在快樂的。[1]

作者簡介

馮啟明,山東省蒙陰第三中學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