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尼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德魯尼娜 | |
---|---|
出生 |
俄羅斯莫斯科 | 1924年5月10日
逝世 | 1991年11月24日 | (67歲)
國籍 | 俄羅斯 |
職業 | 詩人 |
知名於 |
俄羅斯國家獎 法捷耶夫獎 |
知名作品 |
《不幸的愛情是不常有的……》 《我生來就是兒童》 |
德魯尼娜是蘇聯讀者十分喜愛的女詩人。她的詩集《不幸的愛情是不常有的……》、《我生來就是兒童》,得過俄羅斯國家獎和法捷耶夫獎。她的詩集《這名字》,一九八四年出版,收集了她一九八三年的詩以及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八二年的詩選。
個人生平
德魯尼娜1924年5月10日生於莫斯科。衛國戰爭爆發時,這位17歲的中學生奔赴前線,當了護士,在」戰壕的學校」里經受嚴酷的鍛煉,負過傷,立過功,獲得紅星勳章和勇敢獎章。血與火的生活經歷對她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德魯尼娜作品
這是一首描寫少女初戀時複雜心情的詩歌,明明喜歡那個人,卻又被並不完美所煩惱,幻想中的浪漫無法和現實重合,但一見鍾情又讓她愛的無法自拔,於是甜蜜、痛苦、恐懼和牽掛都一股腦湧上心頭,夜深了,卻久久不能入睡。愛需要理由嗎,喜歡就夠了![1]
詩歌原文欣賞
愛情
- 夜裡又躺在床上睜着雙眼
- 重新和自己爭辯
- 你說: 「他並不怎麼漂亮!」
- 心兒卻回答: 「那又有什麼關係!」
- 你輾轉反側毫無睡意,
- 一直在想:哪是真情,哪是謊言……
- 「他並不怎麼聰明!」
- 心兒卻回答:
- 「那又有什麼關係!」
- 於是你產生了一種恐懼,
- 一切都完了,什麼都毀了
- 你又對心兒說:
- 「你要完蛋了!」
- 心兒卻回答:
- 「那又有什麼關係!」
(作者:德魯尼娜)
作品原文
- 怎樣對那些雙目如黑夜的
- 天生的盲人說明——
- 五彩繽紛的春天美景,
- 斑斕奇麗的霓虹彩影?
- 怎樣對那些雙耳如黑夜的
- 先天聾人說明——
- 那大提琴旋律的柔情,
- 那威震四方的萬鈞雷霆?
- 怎樣對那些先天是冷血的
- 可憐人說明——
- 那大地奇蹟的秘密——
- 那兩個字——愛情?
作品賞析
面對豐富、複雜的愛情,想要解讀清楚,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正如前蘇聯詩人格里巴喬夫在他的《不要埋怨》一詩中寫道,愛情沒有學校、沒有課程,也沒有導遊圖。因此,人們想要知道愛情的滋味,只有靠自己去感悟。 但是,真正的愛情是幸福美好的,這是公論,是人們追求的理想和想要得到的結果。她需要用眼去發現、用耳去聆聽、用心去感悟才能抓住。 德魯尼娜的《怎麼說明》就回答了這樣的問題。愛情是什麼?愛情是「五彩繽紛的春天美景」,是「斑斕奇麗的霓虹彩影」。看不到這種美的人,就像那些雙目如黑夜的盲人。愛情又如「那大提琴旋律的柔情」和「那威震四方的萬鈞雷霆」。感受不到這樣優美的旋律,沒有發自內心的躁動和震撼,也就體會不到愛的激情。面對愛情,沒有人能無動於衷,也沒有人能不願意去揭開「那大地奇蹟的秘密——/那兩個字——愛情」,否則,那就成了冷血的可憐蟲了。而那樣的生活則是索然無味的,是人生的一大悲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