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 |
![]()
|
名稱 :德州黑陶 產地 :中國德州市 時期 :新石器時代 |
德州黑陶是一種無釉陶器,產於德州市,採用運河兩岸的紅膠泥燒制而成。因土質純淨細膩、密度大,燒制的器皿堅實耐用,色澤協調,輕叩發聲,清脆悅耳,陽光照射下黑中透藍,如金屬器,而著稱。
中國的特產不僅涵蓋了琳琅滿目的美食佳肴,更有精妙絕倫的手工藝品、珍貴稀有的藥材以及風韻獨具的地方特色產品[1]。譬如,絲綢之路上飄逸的錦緞、景德鎮窯火中誕生的瓷器、武夷山雲霧繚繞中的茗茶,無一不承載着千百年的歷史沉澱與人文情懷[2]。
特產簡介
德州黑陶是中國黑陶的一種,古老漢族制陶技藝,因出土於山東省德州市得名。中國黑陶距今約有6000年歷史,德州黑陶起源於龍山文化,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大汶口,距今約有四五千年。古代漢族先民崇拜黑色,黑陶中蛋殼陶為當時最高規制祭祀用禮器。只可惜這種工藝精緻、魅力奪人的遠古技藝,至漢代(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間)基本消失無跡。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在魯北大地上,一批年輕德州藝人,在黑陶沉寂幾千年後,經多方挖掘和整理,採用京杭運河兩岸的紅膠泥為原料,用傳統的手工輪製成型,使「龍山文化」在德州復活。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陶器的國家之一。陶器的種類很多,但在繁多的陶藝記載中,黑陶的製作工藝卻一直是個謎。德州黑陶選用京杭大運河兩岸特有的紅膠泥作原料,這種泥土質地純淨細膩,土質密度大。用傳統手工輪製成型後不上釉,在坯體晾乾過程中壓光、雕刻,高溫燒結後封窯,做焦煙滲碳處理,燒制出來的陶器黑中透瑩,望之如金,堅實凝重。叩之如馨,給人以「烏金墨玉」之感。德州黑陶在造型上別具一格,它採用手工輪制既保留了傳統的單層拉型成坯,也創造出一底雙層合成坯。或複製、或衍化、或創新,各種仿商絹簡、仿青銅陶鼎,鏤空花瓶、浮雕瓶、筆筒、葫蘆、香爐、煙壺、掛盤等,簡潔酣暢,古樸典雅。 幾年來,德州黑陶的品種已達500多個,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青睞。1989年,德州黑陶在巴黎第八十屆國際技術博覽會上榮獲銀質獎章。
參考文獻
- 移至 ↑ 我國主要農作物相關的地理知識圖及產地分布圖 ,搜狐,2021-08-02
- 移至 ↑ 中華美食的文化意蘊 ,搜狐,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