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國前總理科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赫爾穆特-科爾
赫爾穆特·科爾
center
原文名 Helmut Kohl
出生 (1930-04-03)1930年4月3日
路德維希港
逝世 2017年6月16日(2017-06-16)(87歲)[1]
國籍 德國
職業 政治家

赫爾穆特·科爾

人物簡介

1930年4月3日生於德國的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少年時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階段的戰鬥。   1947年加入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後來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   1969年-1976年任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總理。後任當時為反對黨的基民盟領袖(當時執政的是德國社會民主黨(SPD)),並進入德國聯邦議會。   1982年10月11日,科爾通過不信任投票的手段戰勝對手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成為總理。這也是戰後唯一一個通過這種方式上台的德國總理。1998年德國社民黨在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10月27日,科爾的總理職位由格哈德·施羅德接任。科爾是俾斯麥之後任職時間最長的德國總理。

政治生涯

1946年當科爾還是學生時就已加入基民盟(CDU),不久之後的1947年他還在家鄉路德維希港建立了德國青年聯盟(Jungen Union——JN)。在讀大學時,便開始施展他的許多政治活動。1953年他成為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基民盟(CDU)經濟工商業協會會員,1954年擔任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青年聯盟(Jungen Union)代理主席,1955年成為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基民盟(CDU)高層成員。1959年擔任路德維希港地區基民盟主席,1960年——1969年成為基民盟聯邦高層成員,1969年擔任基民盟聯邦代理主席。這其中對赫爾穆特·科爾提供最大資助的是:依靠二戰、納粹積累起財富的工業資本家弗里茨·瑞斯(Fritz Ries)。 擔任州長   當科爾在1966年被選為萊茵蘭-普法爾茨基民盟(CDU)主席後,他被確定為在任州長Peter Altmeiers的繼任者。在州選舉結束後,結果Altmeiers被再次選為州長,但是在1969年5月19日,科爾接替他當選州長。在科爾執政期最大的施政決定是:實行區域改革、建立了特里爾——凱撒斯勞滕大學(即:今天的特里爾大學、凱撒斯勞滕工業大學)。1971年科爾開始競選基民盟(CDU)主席,可惜敗給了當時的Rainer Barzel。1973年就在Rainer Barzel對當時現任總理維利·勃蘭特進行不信任案投票僅僅一年後,科爾取代Barzel成為基民盟主席,並一直將任職期記錄保持了25年——直至1998年11月7日。 反對黨領袖   在1976年進行的聯邦議會選舉中,科爾被第一次推舉為CDU黨內總理候選人。雖然在這次選舉中基聯盟(CDU)、基社盟(CSU)以48.6%的微弱略勢敗給了社會自由聯盟(Sozialliberale Koalition),但這個大選結果卻是基聯盟/基社盟截至目前第二高的投票記錄。大選後科爾繼續擔任州長職位同時在位于波恩的德國聯邦議院擔任基聯盟/基社盟組成的反對黨領袖。1976年12月2日Bernhard Vogel成為他的繼任者,擔任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長。當大選失敗後基社盟(CSU)決定取消與基民盟(CDU)的聯盟政策,同時科爾反對基社盟(CSU)主席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Franz Josef Strauß)他進行這項措施。在1980年進行的聯邦大選中科爾必須為施特勞斯競選聯邦總理讓路,因為大選後科爾繼續擔任反對黨領袖,而施特勞斯回到巴伐利亞擔任州長。科爾從1976年——2002年一直擔任德國聯邦議會議員。

總理

1982年9月17日,在時任德國總理的赫爾穆特·施密特政府(社會—自由—聯盟)產生了分裂之後,其主要源自於雙方對未來德國聯邦的經濟政策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在1982年9月20日,自民黨(FDP)同基聯盟、基社盟(CDU/CSU)討論組成新的聯盟。這次誘因是由於自民黨(FDP)內部成員Otto Graf Lambsdorff修改的一份戰略草案中包含有關於改革就業市場的新自由主義計劃。   1982年10月1日,聯邦議會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有計劃的不信任動議將時任第六屆德國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彈劾,科爾被提名為德國聯邦總理。德國聯邦外交部長的人選同之前的社會—自由—聯盟內閣相同,由Hans-Dietrich Genscher(FDP)繼續擔任。在自民黨(FDP)內部,很多人對這次聯盟倒戈非常有異議。因為在1980年舉行大選時自民黨(FDP)承諾(組成共同聯盟對社民黨(SPD)有益)這件事情上,被指責缺少材料性的證明,但這一點在形式上卻是符合憲法。此外,因為科爾的總理身份並非由正常的聯邦議會選舉產生。所以為了去除掉這一缺點,科爾實施了一個十分有爭議的處理措施:在聯邦議會設置了一個,將在1982年12月17日表決的對他的信任案投票。當政府聯盟在這之前一天可能已經獲得了已經對《1983年聯邦預算案》通過,他們也將得到與政府聯盟代表協商後的多數票,因此即將到來所希望的結果是:如果聯邦總理沒有得到多數票,將建議聯邦總統解散議會。在經過長時間的躊躇之後,聯邦總統卡爾·卡斯滕斯決定在1983年1月解散聯邦議會並傾向於在1983年3月6日從新進行大選。與此同時,一些議員代表對此上訴到聯邦憲法法庭。但是,這個解散聯邦議會的決定符合憲法的規定。

兩德統一

科爾在德國統一問題上一貫堅持東西德是「一個民族」,「互不為外國」,主張在歐洲統一的前提下通過自決的方式實現德國統一。1989年末,東歐形勢劇變,尤其是當東德(DDR)的局勢越來越顯示出惡化以及柏林牆在1989年11月9日倒塌,在未與任何聯盟成員和西方盟國成員提前商議的情況下,1989年11月赫爾穆特·科爾在聯邦議會上提出了關於破除目前處於分裂中的德國、歐洲的「《十點計劃》(Zehn-Punkte-Programm)」。   在解決德國統一的外部環境問題上,科爾於1990年2月9日訪問蘇聯,取得蘇聯在德國統一的方式、時間、速度和條件等問題應由德國人自己決定的承諾,最終說服戈爾巴喬夫「最終打開了通向德國統一的道路」。   在1990年3月18日民德大選的過程中,科爾首先於3月1日宣布成立由其擔任主席的「德國統一內閣委員會」,隨後又成立了由各黨議會黨團領袖組成的「議會統一委員會」,以利聽取各方意見,實際是要對民德全面開展統一攻勢。更為突出的是,從1990年2月初到3月中旬民德大選,科爾曾六次進入民德發表講話,支持民德的「德國聯盟」在大選中獲勝,最終科爾如願以償。從此,民德新政府按照科爾政府的意圖把統一作為它存在的唯一目標,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朝着統一的方向前進。   在1990年5月18日與東德簽署了關於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政府條約。針對聯邦銀行主席Karl_Otto_Pöhl的阻力,科爾通過在工資、收入、房租以及退休金領域使東德馬克(Mark der DDR)按照1:1的比例兌換西德馬克(D-Mark)。不久之後,由於這一政策的推出,被證明東德企業承受了沉重的負擔。然後科爾同外交部長Hans-Dietrich Genscher一同合作與二戰四大戰勝國進行了二加四會談(Zwei-plus-Vier-Gesprächen),最終達成了在《二加四條約》(Zwei-plus-Vier-Vertrags)形式下實現兩德統一、北約駐紮在統一後的德國。   德國的統一對科爾之後的總理軌跡起到積極的影響。   1990年7月15日至16日,科爾訪問蘇聯,雙方就德國統一後的軍事、政治地位、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限額以及不把北約的軍事結構擴展到民德等一系列問題,達成了很大程度的相互諒解等八點協議。至此實現德國統中的最大外部障礙—統一後的德國的聯盟歸屬問題已基本消除。   這樣經過第一個國家條約和第二個國家條約,以及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統一條約,德國於1990年10月3日實現了統一。    1992年9月30日,科爾在其1982年10月1日擔任總理職務10周年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這一期間的艱巨任務是統一。他說道:「我堅持為德國統一作出貢獻的義務,即我們將在德國和歐洲問題上取得進展。完成德國內部統一是我在任時期的一項艱巨任務。我覺得能夠為這個目標努力是一種幸福。」

生後評價

默克爾在科爾去世之後,立即給他一個評價「(科爾的人生的最大兩個成就是)德國統一和歐洲統一。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他都是一個偉人,他的成就、他作為政治家在歷史時刻對德國的作用,很難真正細數因為他的離去而令德國遭受的損失。」同時,默克爾也對科爾作為她的人生導師表示了感謝。 與此同時,歐委會主席下令歐盟降半旗致哀,並表示「作為我的導師、我的朋友、歐洲的精髓,他將會被深深地銘記。」 普京、北約秘書長、法國新任總統、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和克林頓、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等也對科爾進行了高度評價。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