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興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德興鎮在中國,被叫做德興鄉的有3個,分別是:甘肅省隴西縣德興鄉、西藏墨脫縣德興鄉、遼寧省西豐縣德興鄉。[1]
歷史沿革
德興鄉由原仁德鄉改為德興而命名。解放前屬仁德鄉;1949年解放後設德興鄉;1953年分設祿川、德興鄉;1958年公社化後,將德興、祿川二鄉與復興等鄉合併成立復興公社,該社為復興公社德興管理區;1961年成立德興公社;1983年7月改成德興鄉至今。
農業發展
種植業北部以糧食作物為主,中西部以種植洋芋、藥材為主,鄉黨委、鄉政府提出"基地求規模,項目增後勁,兩洋(羊)添收入,勞務創品德,特色促發展,工作爭一流"的思路,全鄉基本形成了以李紅路為主涉及全鄉廟兒灣、齊家營、趙家營、營門、范家去、陽山、馬家坪等村的萬畝洋芋種植長廊,年戶均種植洋芋5畝左右,10畝以上種植大戶占種植戶的30%左右;形成了以隴西縣德鑫洋芋協會為主的產購銷為一體的經營模式,通過"企業+協會+農戶"的動作機制,有效的促進了協會"內聯農戶、促農增收,外聯市場、促農增效"的目的,年戶均增收8000元左右,協會每年貯藏鮮薯1萬噸以上,為農戶增加隱形收入1000元以上;形成了以營門、廟兒灣、趙家營等村為主的藥材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供銷發展格局,戶均年種植藥材5畝以上,戶均年收入10000元以上;形成了以齊家營、陽山等村為主的以種草養畜、發展舍飼養殖為主的草畜發展格局,現建成標準化羊舍600多座,青貯池300多眼,養羊5000多頭。
城鎮建設
全鄉途經縣鄉道路2條43.5公里:李紅路途經全鄉廟兒灣、營門、范家去、馬家坪、齊家營5村全長28公里,受益農戶涉及全鄉28社1200多戶6000多人;胡何路路途營門村全長15.5公里,受益農戶7社270戶1100多人。現有鄉村道路74.4公里,村社道路157.9公里。其中鄉村農二級道路三條:白杜路26公里,涉及全鄉范家去、馬家坪、齊家營3村19社520多戶農戶;黃陽路19.3公里,涉及范家去、趙家營、陽山3村17社420多戶農戶,該路2008年被縣交通局列為全縣重點標準化改建項目,項目主體工程已竣工,現正在鋪砂掃尾;廟趙路5.4公里,涉及廟兒灣、趙家營2村8社160多戶農戶,該路2008年被縣交通局列為全縣重點標準化改建項目,已經竣工並投入使用。
行政區域概述
德興鄉位於隴西縣西北部,東與福星鎮接壤,南臨柯寨鄉,西與雙泉鄉毗鄰,北與渭源縣交界,東西寬約11公里,南北長約15公里,總面積110.4平方公里,海拔2135--2447米,年降雨量約300毫米,無霜期130天左右,鄉政府駐地眼窩距縣城56公里。
德興鄉現轄廟兒灣、趙家營、范家去、馬家坪、陽山、齊家營、營門等7個行政村,43個自然社,2516戶農戶,11512人(其中農業人口11470人);總耕地面積66326畝,人均占有耕地6.57畝;現有退耕還林8350.4畝,涉及全鄉6村,社,戶農戶;大家畜、豬、羊、雞存欄量分別是3706頭(匹)、7413頭、2471隻、12355隻;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30元,糧食總產量4568噸,人均產糧399.6公斤;鄉鎮企業23家,從業人員35人,營業總收入75萬元,淨利潤5萬元,實交稅金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