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微行為心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微行為心理學》,汪思源 著,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讀書,可以治愚啟智,修身進德,是一種修養方法,是一種心靈沐浴。古人云:「人心如良田,得養乃滋長。苗以水泉溉,心以理義養[1]。」岡察洛夫[2]說:「看書和學習是思想的經常營養,是思想的無限發展。」讀一本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好書,如同和一位品德高尚的哲人進行對話,能給你以智慧的啟迪和心靈的淨化。

內容簡介

人們在參與人際活動時,有一些小動作往往透露着真實的想法。這本書就是「心理密碼破譯本」!

作者介紹

汪思源,70後,滿族,資深編輯、多家媒體專欄作者及特約撰稿人、暢銷書策劃人。以撰寫、策劃成功學、心理學作品、職場歷練的文章見長,其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目錄

第一章 抓住了神情,就不會放跑心理

表情可不只是表面現象 — 003

點頭不一定同意,搖頭不一定拒絕 — 007

頭部動作多種多樣,含義也很豐富 — 011

動嘴巴和動下巴是什麼意思 — 014

笑容暴露真實想法 — 018

鼻孔張大,說明內心恐懼 — 023

兩條眉毛,幾種心思 — 026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 030

眼珠轉動和瞳孔變化表示什麼 — 033

眨眼能展現人的內心世界 — 037

不同的眼神、目光、視線代表什麼 — 040

第二章 手部動作代表的心理

單個手指動作意味着什麼 — 047

十指是怎樣連心的 — 050

握手不僅僅是一種禮貌 — 055

不要讓別人反感和你握手 — 060

不同的人搓手時的想法 — 067

抱起雙臂表示什麼 — 071

手放在臀部下面說明內心不安 — 075

攤開雙手是在表態 — 078

習慣背手的人是什麼性格 — 082

第三章 觸摸身體方式揭露的心事密碼

拍打頭部代表什麼性格 — 087

拍別人肩膀是什麼心態 — 091

不停抓撓耳朵的人內心焦慮 — 094

用手托或撫摸下巴是在思考事情 — 097

抓撓脖子多是口是心非的表現 — 100

用手觸碰頭髮的幾種方式說明什麼 — 103

用手捂住嘴時,他在想什麼 — 106

觸摸鼻子或嘴唇是在撒謊 — 109

談話時雙手放在膝蓋上代表的心理 — 112

女孩做出托盤手,托住的是一顆愛你的心 — 116

第四章 身體姿勢代表的心理

雙腳動作,最難偽裝 — 121

腿部的幾種動作意味着什麼 — 125

要注意女性坐着時的雙腿動作 — 130

男人的肩膀女人的腰,心理活動不打自招 — 133

幾種典型的站姿說明什麼 — 135

坐姿與心理 — 140

從走路姿勢看人 — 144

睡眠姿勢依託於潛意識心理 — 150

第五章 不同的語言習慣代表不同的心理

不同的說話方式代表的心理(一) — 157

不同的說話方式代表的心理(二) — 162

主持會議的方式說明什麼 — 167

一句口頭禪,了解你不難 — 170

他為什麼這樣和別人打招呼 — 175

附和你的人,他在想什麼 — 179

幽默的方式可以反映心理狀態 — 182

說話時的聲音變化,說明內心有變化 — 184

第六章 生活習慣中的心理學

進餐習慣與心理的關係 — 189

烹飪習慣,很能反映性格 — 193

點菜點的是人心 — 196

吸煙動作背後的深層心理 — 199

拿杯子不只是用手,還用心 — 211

喝酒時及醉酒後的不同反應說明什麼 — 214

刷牙習慣上的心理差異 — 219

等電梯與乘電梯時的表現意味着什麼 — 223

手握電話,心靈指揮 — 226

開車、坐車的方式透露深層心理 — 232

在KTV唱歌時的性格密碼 — 237

第七章 細節透露心理上喜歡你還是反對你

親你,並不一定是喜歡你 — 241

女友搭摩托車時扶你的腰,是因為愛你 — 244

在約會中了解你男朋友的真實心理 — 248

談話時摘掉眼鏡,是反對對方的意見 — 252

用手轉筆時的心理 — 256

參考文獻

  1. 關於讀書的名言,閱來網,2015-01-11
  2. 岡察洛夫及其作品研究,道客巴巴,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