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微波着陸系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微波着陸系統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隨着民用航空事業的飛速發展和空中交通量的劇增,儀表着陸系統逐漸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點和局限性,世界各發達國家於20世紀60~70年代先後研製出幾十種新型着陸系統。1978年,ICAO確認了時間基準波束掃描技術體制的微波着陸系統作為國際標準着陸系統。

微波着陸系統與儀表着陸系統都屬於「空中導出數據」系統,基本工作原理也是由機載設備接收來自地面設備發射的引導信號,經過處理獲得飛機相對於跑道的位置信息(方位、仰角、距離等),飛行員根據飛機儀表的指示,自主地操縱飛機安全着陸。微波着陸系統由方位台、仰角台、精密測距器和機載接收機組成。方位台和仰角台向空中發射掃描信號,機載接收機收到「往」 、「返」兩次掃描信號後,通過測量兩個波束信號之間的時間間隔,得到飛機在空間的位置。

工作原理

MLS是一種工作於C波段(5 000~ 5 250 MHz)和Ku波段(15400~15700 MHz)按波束掃描原理工作的新型進近着陸系統。國際民航組織於1978年選定了時基掃描波束微波着陸系統作為新的標準着陸系統。這種系統能提供連續的、精確的三坐標仿位仰角、距離)信息。微波着陸系統克服了儀表着陸系統只能提供單一進場航道的缺點,具有寬闊的覆蓋範圍,使用多通道路徑使飛機可以按弧線進場,相比ILS一架一架的引導着陸,MLS極大的提高了一些繁忙機場單位時間的吞吐量。

另一方面飛機在進近着陸時,會受到來自例如在機場地面移動的飛機機場建築物內的信號干擾以及機場周邊地形限制的影響,由於採用了微波信號,其對這些干擾的敏感性要比目前採用的ILS小得多,使得在不利天氣條件下,也可以保持和增加交通流量,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也不需要飛機轉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