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程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徐程揚
北京林業大學

徐程揚,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人物簡歷

教育背景

1982,09-1986,06:吉林林學院,獲學士學位

1989,09-1991,06:東北林業大學,獲碩士學位

1996,09-1999,07:北京林業大學,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6,07-1989,09: 延邊農學院果林系(現延邊大學農學院),助教

1991,07-1999,11: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助研、副研

1999,11-2001,11:東北林業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2001,11-現在:北京林業大學,任教,教授

2002,6-2005,06:中國工程院,院長秘書

研究領域

城市森林構建與經營

城市森林生態過程

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公益林經營

樹木栽培生理生態

研究項目

[1] 美麗城鎮森林景觀的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2014-2018,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美麗城鎮森林景觀的構建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之一,主持,124萬元

[2] 北京典型城市森林結構合理性與木質材料高效加工利用技術,2012-2014,北京市教委項目,主持,97萬元

[3] 森林公園景觀質量提升及資源保護關鍵技術研究,2011-2014,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主持,240萬

[4] 城鎮景觀防護林結構調控技術研究,2011-2013,林業科十二五技支撐項目課題「城鎮景觀防護林體系構建技術研究」專題之一,主持,70萬元

[5] 北京城郊生態風景林培育關鍵技術研究,2006-2010,林業十一五科技支撐「城市人居生態林構建關鍵技術研究」子專題之一,主持,60萬元

[6] 樹木根系呼吸對土壤氮供給的反應機制研究,2006-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30萬

[7] 北京市新農村城鎮綠化模式研究與示範,2006-2007,北京市農委項目,主持,30萬元

[8] 城市綠化隔離地區森林公園環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07-2009,北京市科委項目「北京宜居城市綠化體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之一,主持,60萬元

[9] 北京市生態林經營管理技術研究與示範,2006-2007,北京市農委項目,主持,30萬元

[10] 江蘇省常州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4-2025),2014,常州市農委,¥150.00

[11] 常州市森林城市建設評估,2016,常州市農委,¥40.00

[12] 內蒙古通遼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3-2025),2014,通遼市林業局,¥50.00

[13] 攀枝花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修編)(2013-2025),2014,攀枝花市林業局,¥55.00

[14] 《攀枝花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修編)2013-2025)》實施狀況評估,2016,攀枝花市林業局,¥29.80

[15] 湖北省十堰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成果專項調查,2015,十堰市林業局,¥55.00

[16] 湖北省荊門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成果專項調查,2015,荊門市林業局,¥40.00

[17] 綿陽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09-2020),2016,綿陽市林業局,¥50.00

[18] 雙鴨山市森林城市建設評估,2016,雙鴨山市林業局,¥25.00

[19] 赤峰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08-2015),2008,赤峰市林業局,¥70.00

獲獎情況

苗木培育精準施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17J2S005),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4名)

北京山區生態公益林高效經營關鍵技術與示範(2009農-2-005-03),2009年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名)

東北西部低山緩丘區複合農林業綜合配套技術與示範,2001年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8名)

白樺組織培養及繁殖機理研究,2000年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9名)

核桃楸優樹選擇及其無性繁殖技術研究,1998年獲得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1名)

北京山區生態公益林高效經營關鍵技術與示範(2011-KJ-1-04-R10),2011年獲得梁希林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0名)

防沙治沙植物引種及種苗繁育技術研究(2007YLJB-0-1-05),2007年獲得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進步一等獎(第5名)

學術成果

文章

[1] Jiyou Zhu, Qiang Yu, Chengyang Xu, Jinhang Li and Guoming Qin. Rapid Estimation of Stomatal Density and Stomatal Area of Plant Leaves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Trade-Off Strategy Analysis. Forests, 2018, 9, 616; doi:10.3390/f9100616

[2] 朱濟友,於強,劉亞培,覃國銘,李金航,徐程揚,何韋均. 植物功能性狀及其葉經濟譜對城市熱環境的響應.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8,40( 9): 72-81.

[3] 韓叢蔚,徐程揚,張 青. PP333 和TIBA 對大葉黃楊根系形態及根系活力的影響.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8, 38(7): 45-51, 70

[4] 朱濟友, 徐程揚, 吳鞠. 基於eCognition 植物葉片氣孔密度及氣孔面積快速測算方法.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8, 37 (05): 37-45

[5] 張潔,戚繼忠,徐程揚,王洪俊,魏進華,梁爽. 分層修剪林下灌木對東北次生林林內景觀美景度的影響. 北方園藝, 2018, (11):97-102

[6] 金桂香,劉海軒,劉瑜,吳鞠,徐程揚. 基於葉片反射光譜特徵的銀杏健康量化評價技術.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8, 38(4): 1184-1190

[7] 王藝霖,周玫,李苹,孫廣鵬,史雙龍,徐程揚.根系形態可塑性決定黃櫨幼苗在瘠薄土壤中的適應對策.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7, 39(6): 60-69

[8] 陳美諭,徐程揚,李金航,袁振. 四種引進椴在大連的春季抗寒機制分析.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7, 37(6): 24-31

[9] 張潔,魏進華,徐程揚,王洪俊,魏曦光,梁爽. 東北次生林森林公園林內景觀質量提升技術. 北方園藝, 2017, (1): 65-69

[10] 張潔,魏進華,徐程揚,王洪俊,魏曦光,梁爽. 東北次生林森林公園林內景觀質量提升技術. 北方園藝, 2017,(01):65-69

[11] 孫姝亭,陳美諭,李苹,張艷芳,徐程揚. 北京市居民小區景觀林林內景觀質量評價研究.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6, 31(5): 297-305

[12] 孫鵬,李金航,劉海軒,吳鞠,劉暢,徐程揚. 黃櫨根繫結構與個體健康程度的關係.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6, 31(2): 20-27

[13] 劉暢,劉亞,劉海軒,馬冰倩,孫廣鵬,徐程揚. 遊憩型城鎮景觀林林內景觀斑塊類型特徵研究.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6, 31(4): 305-311

[14] Bin MAO, Lan GONG. Chengyang XU. Evaluating the Scenic Beauty of Individual Trees: A Case Study Using a Nonlinear Model for a Pinus Tabulaeformis Scenic Forest in Beijing, China. Forests, 2015, 6: 1933-1948

[15] Bin Mao, Lan Gong and Chengyang Xu. Evaluating the Scenic Beauty of Individual Trees: A Case Study Using a Nonlinear Model for a Pinus Tabulaeformis Scenic Forest in Beijing, China. Forests 2015, 6(6), 1933-1948

[16] Lan Gong, Zhidu Zhang, Chengyang Xu. Developing a Quali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Scenic Forest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from Xishan Mountain, Suburban Beijing. Forests, 2015, 6, 225-243

[17] 李金航,齊秀慧,徐程揚,王暢,劉海軒,孫鵬. 黃櫨幼苗葉片氣體交換對乾旱脅迫的短期響應. 林業科學, 2015, 51(1): 29-41

[18] 毛斌, 彭立群, 李樂, 徐程揚. 側柏風景林美景度的林內色彩斑塊非線性模型研究.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5, 37(7):68-75

[19] 劉海軒, 金桂香, 吳鞠, 孫鵬, 劉暢, 徐程揚. 林分規模與結構對北京城市森林夏季溫濕效應的影響.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5, 37(10): 31-40

[20] 腰政懋,柴源,馮博,徐程揚. 水分脅迫下7個種源遼東冷杉幼苗水分利用效率差異.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5, 37(6): 27-34

[21] 腰政懋, 徐程揚, 李樂. 不同種源遼東冷杉rDNA ITS 序列及其親緣關係.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5, 43(10): 6-9,13

[22] 梁爽,張潔,戚繼忠,徐程揚. 次生林為主的自然風景林林內景觀質量評價.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5, 39(6):119-124

[23] 彭強,袁士保,歐洋,甘敬,徐程揚. 北京市十三陵林場森林健康狀況及經營對策研究. 林業資源管理, 2015, (2): 130-138

[24] Hongxu Wei, Chengyang Xu, Lvyi Ma, Wenjie Wang, Jie Duan, and Lini Jiang. Short-term Nitrogen (N)-Retranslocation within Larix olgensis Seedlings is driven to Increase by N-deposition: Evidence from a Simulated 15N Experiment in North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 Biology, 2014, 16: 1031-1040

[25] Z. Yao, C. Xu, Y. Chai, H. Wei.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ie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bies holophylla seedlings from different provenances. Ann. For. Res. 2014, 57(2): 181-196

[26] 蔡麗麗,徐程揚. 遙感技術在風景林景觀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林業科學, 2014, 50(9): 47-52

[27] 毛斌,徐程揚,李樂,陳瑜. 人工油松風景林的林木分級技術. 林業科學, 50(10): 49-58

[28] 腰政懋,徐程揚,柴源,潘琳. 遼寧省東部不同種源沙松冷杉種子品質的差異.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4, 42(8): 15-19

[29] 陳瑜,徐程揚,李樂,蔡麗麗. 闊葉紅松風景林單木景觀質量評價與模型研究.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4 36(5): 87-93

[30] 馮博,徐程揚. 光照對植物體內碳氮分配作用的機理研究進展. 吉林農業科學2014,39(5):18-22,42

[31] 李金航,齊秀慧,徐程揚,王毅梅. 華北4 產地黃櫨幼苗根系形態對乾旱脅迫的短期響應.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4, 36(1): 48-54

[32] 毛斌,徐程揚,彭立群. 基於林內色彩斑塊的油松人工風景林定量分類的研究. 西北林學院學報2014,29(4):169-174

[33] 毛斌,徐程揚,陳瑜,李樂. AHP法在風景林林內景觀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西北林學院學報2014,29(3):204-209

[34] Juan Yan, Chengyang Xu, Hongxu Wei. Response of carbon and nitrogen allocation in two hybrid poplar clones to soil nitrogen in Northern China.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 2013, 11 (2): 1050-1054.

[35] Hongxu Wei, Chengyang Xu, Lu¨ yi Ma, Jie Duan, Lini Jiang, and Jun Ren. Effect of late-season fertilization on nutrient reserves and carbohydrate accumulation in bareroot Larix olgensis seedlings.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2013, 37:1–15

[36] Jie Duan, Chengyang Xu , Douglass F. Jacobs c , Lüyi Ma, Hongxu Wei, Lini Jiang, Jun Ren. Exponential nutrient loading shortens the cultural period of Larix olgensis seedling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13,

[37] 閆娟,徐程揚,魏紅旭. 土壤緊實度對三倍體毛白楊細根形態的影響.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3, 41(2): 47-50

[38] 梁小妮,徐程揚,龔嵐,劉瑜,齊秀慧. 配置模式和樹種組成對北京典型城市森林樹木細根形態的影響. 林業科學, 2013,49(9): 94-101

[39] 杜洪業,徐程揚,張添詠. 闊葉紅松林土壤養分空間異質性地統計學分析.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3, 41(10): 98-102

[40] 劉瑜,徐程揚. 古樹健康評價研究進展. 世界林業研究, 2013, 26(1): 37-42

[41] 魏紅旭,徐程揚,馬履一,段劼,江俐妮,朱開元,周江華. 氮磷供給比例對長白落葉松苗木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響. 生態學報,2013,33(2): 0659-0667

[42] 毛斌,徐程揚,李翠翠,黃廣遠. 不同修枝強度對側柏、油松人工林林內景觀美景度的影響. 西北林學院學報,2013,28(3):123-125

[43] 張添詠,徐程揚. 不同尺度生物多樣性監測研究進展. 世界林業研究, 2031, 26(2): 13-18

[44] 富豐珍,王寧,徐程揚,李廣德. 三倍體毛白楊葉片光合作用在冠層中的空間分異性.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3, 41(5): 44-46,80

[45] Hongxu Wei, Chengyang Xu, Barbara J. Hawkins, Luyi Ma, Lini Jiang. Organic amendment and inorganic fertilization affect soil properties and quality of Larix olgensis bareroot stock. New Forests, 2012, 43:155–168

[46] Guangyuan Huang, Chenyang Xu, Lan Gong, Bin Mao, Jiefang Zhu. Landscape Quality Evaluation on Scenic and Recreational Forest of Pinus tabulaeformis in Beijing Xi Mountain. ICEEP 2012: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7] 柴源,徐程揚,袁士保,陳華,段樹生. 大興沙地中11 個樹種基於根系形態的適應性.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40(4):18-22

[48] 杜洪業,徐程揚. 森林生態系統中關鍵種與群落動態的關係研究進展. 世界林業研究, 2012, 25(5): 35-40

[49] 黃廣遠,徐程揚,朱解放,毛斌. 基於層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高校校園綠地景觀評價.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40(9): 113-115,123

[50] 劉利芳,徐程揚. 影響森林細根分解的機理研究進展. 山東林業科技,2012,(3): 97-105

[51] 孫凱,柴源,腰政懋,徐程揚. 紅皮雲杉、油松幼苗根系對NH4+/NO3-施肥的形態響應. 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3): 7789-7792

[52] 魏紅旭,徐程揚,馬履一,江俐妮. 苗木晚季施肥研究現狀與展望. 林業科學, 2011, 47(7): 172-180

[53] 黃廣遠,徐程揚,毛斌,朱解放. 基於灰色關聯的北京城區景觀喬木樹種評價.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1, 39(11) : 102-104

[54] 章志都,徐程揚,龔嵐, 蔡寶軍,李翠翠,黃廣遠,李波.基於SBE 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園綠地結構質量評價技術. 林業科學, 2011, 47(8): 53-60

[55] 林曉明,徐程揚,王奇峰,王連軍.氮、磷對107 楊苗木生物量的影響.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1, 39( 2) :13-16

[56] 鄭金萍,郭忠玲,徐程揚,范春楠,龐聖江,李兵. 長白山主要次生林的枯落物現存量組成及持水特性. 林業科學研究2011,24( 6) : 736 742

[57] 任軍,徐程揚,潘琳,林玉梅, 章林,王曉娜.長白山闊葉紅松林中水曲柳根呼吸及影響因素.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1, 33(1) 11--15

[58] 鄭金萍,郭忠玲,徐程揚,范春楠.長白山北坡主要森林群落凋落物現存量月動態. 生態學報,2011, 31(15): 4299-4307

[59] 龔嵐,徐程揚,李波,章志都,黃廣遠,袁士保.北京市郊野公園類型劃分及其特點.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1, 10(4): 38-43

[60] 魏紅旭,徐程揚,馬履一,江俐妮.緩釋肥和有機肥對長白落葉松容器苗養分庫構建的影響 應用生態學報,2011,22(7):1-6

[61] 魏紅旭,徐程揚,馬履一,江俐妮. 苗木指數施肥技術研究進展. 林業科學, 2010, 46(7):140-146

[62] 江俐妮,魏紅旭,劉勇,徐程揚,馬履一.長白落葉松播種苗根系形態可塑性與氮素空間異質性關係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38(1):24-27

[63] 魏紅旭,徐程揚,馬履一,江俐妮,李雪蓮,楊卓.長白落葉松幼苗對銨態氮和硝態氮吸收的動力學特徵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0,16(2): 407-412

[64] 張愛花,徐程揚. 氮對水曲柳幼苗根系呼吸的影響 林業科技開發,2010,24(4):24-28

[65] 徐程揚,王國江,曹顯軍,烏志顏,丁明秀,章志都,成軍峰,李向晨,徐國力. 赤峰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 中國城市林業,2010,8(2):11-13

[66] 賈寶全,徐程揚,烏志顏,阿拉坦圖雅.赤峰市森林城市建設理念 中國城市林業,2010,8(2):14-15

[67] 徐程揚,丁明秀,呂洪麗,林玉軍,馬奔.赤峰市城市森林建設資源潛力分析 中國城市林業,2010,8(2):16-17

[68] 任軍,徐程揚,魏彥波,林玉梅,段永宏.長白山區水曲柳根呼吸的季節動態及影響因子.林業科學,2010,46(5):77-83

[69] 潘琳,徐程揚.種子休眠與萌發過程的生理調控機理 種子,2010,29(6):42-47

[70] 李翠翠,徐程揚,章志都,龔 嵐,李波,金桂香,陳樹華.北京市居民對郊野公園建設的滿意度分析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9(2):68-77

[71] 富豐珍,徐程揚,李廣德,賈黎明.冠層部位對三倍體毛白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29(4):95-99

[72] 魏紅旭,徐程揚, 馬履一,江俐妮,姜長吉,劉福森, 張啟昌.不同指數施肥方法下長白落葉松播種苗的需肥規律. 生態學報, 2010,30(3): 0685-0690

[73] 富豐珍,徐程揚,李廣德.我國楊樹林農複合經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西北林學院學報,2010,(2):221-224

[74] 黃廣遠,徐程揚,章志都,龔嵐,李翠翠,李波. 北京典型郊野公園植物組成結構分析.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10, 23(5): 18-24

[75] 金桂香,徐程揚. 日本林業的衰退問題及對策. 現代農業科技2010,(11): 222-223

[76] 章志都,徐程揚,蔡寶軍,李翠翠,袁士保,楊程,彭強,金桂香. 林分密度對山桃樹冠結構的影響研究.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9,31(6): 177-182

[77] 李春,王成,徐程揚,李娟,郄光發,孫志偉,王艷英.福州國家森林公園遊客遊覽狀況與其心理健康的關係.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9,(3):1-4

[78] 任軍,徐程揚,林玉梅,段永宏,周睿智.不同供氮水平下水曲柳(Fraxinus mandushurica Rupr.)幼苗根系呼吸季節動態 生態學報, 2009, 29(8):4169-4178

[79] 城李靜,徐程揚,賈保全.市植被分類研究進展. 安徽農業科學,2009,(16): 7743-774

[80] 周睿智,徐程揚,段永紅.長白山地區5種闊葉樹苗木的光響應研究. 林業科技開發,2009,(2):37-39

[81] 萬堅,徐程揚,周睿智,段永宏.北京市主要路旁綠化灌木中重金屬元素分布特徵.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8,(3):22-24

[82] 任軍,徐程揚,林玉梅,周睿智,張愛花.水曲柳幼苗根系吸收不同形態氮的動力學特徵 植物生理學通訊,2008,44(5):919-922

[83] 牛君麗,徐程揚.風景遊憩林景觀質量評價及營建技術研究進展 世界林業研究,2008,21(3):34-37

[84] 章志都,徐程揚,董建文,連志剛.鬱閉度對風景遊憩林林下植被及林內景觀的影響 中國城市林業,2008,6(2):10-13

[85] 劉麗娜,徐程揚,段永宏,周睿智,代向陽.北京市3種針葉綠化樹種根繫結構分析.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8,(1):34-39

[86] 段永宏,徐程揚,周睿智.林木根系呼吸及形態對氮的反應研究概述 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1010-1013

[87] 徐程揚,張華,賈忠奎,薛康,杜鵬志,王京國.林分密度和立地類型對北京山區側柏人工林根系的影響.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7,29(4):95-99

[88] 孔忠東,徐程揚,杜紀山.退耕還林工程效益評價研究綜述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7, 22(6): 165-168

[89] 孔忠東,徐程揚,趙偉.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關係及後續政策建議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4):48-51

[90] 董建文,翟明普,徐程揚,章志都,王艷霞.京郊風景遊憩林側柏-刺槐群落林下植被生態位研究.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7,15(4):13-17

[91] 董建文,翟明普,徐程楊,吳南生,章志都. 京郊側柏刺槐混交林植物物種組成特徵對林內景觀美景度的影響.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07,29(5): 756-761

[92] 王奇峰,徐程揚. 氮、磷對107楊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西北林學院學報,2007,22(4):9-12

[93] 張晶,沈應柏,徐程揚.樹木根系呼吸及其對環境的反應研究進展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7,35(2): 78-81

[94] 邱爾發,王成,賈寶全,樊寶敏,徐程揚,張志強. 國外城市林業發展現狀及我國的發展趨勢. 世界林業研究, 2007, 20(3): 40-44

[95] 郭素娟,徐程揚,翟明普.」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的優化探討.中國林業教育,2006,(1):63-65

[96] 代向陽,徐程揚,馬履一.氮磷配比對水曲柳光合作用的影響 山東林業科技,2006, (2): 1-6

[97] 賈忠奎,馬履一,徐程揚,王金增,李瑞生. 北京市森林資源動態及可持續經營對策 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6, 20(3): 30-36

[98] 馬履一,翟明普,徐程揚,賈忠奎.撫育對北京山區側柏人工林土壤水分特性的影響 西南林學院學報, 2005, 25(4): 64-69

[99] 王 琪,徐程揚. 氮磷對植物光合作用及碳分配的影響 山東林業科技,2005,(5): 59-63

[100] 北京山區幼齡側柏林主要林分類型土壤水分及理化特性研究 水土保持學報,2005,19(3):160-164

[101] 賈忠奎,馬履一,徐程揚,張華,孫盛. 北京地區油松、側柏林分布格局變化的初步研究 西南林學院學報, 2005,25(4): 23-26

[102] 賈忠奎,徐程揚,馬履一. 乾旱半乾旱石質山地困難立地植被恢復技術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04,26(4): 559-565

[103] 李世東,徐程揚. 論生態文明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2(2): 1-5

[104] 徐程揚,翟明普.紫椴幼苗的葉片運動與光截獲 植物生態學報,2001,25(4):488~493

[105] 徐程揚.不同光環境下紫椴幼樹樹冠結構的可塑性響應 應用生態學報,2001,13(3):339~343

[106] 徐程揚,張晶,劉強,李剛.紫椴幼樹葉片的光合作用特徵研究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1,29(2): 38-43

[107] Chengyang XU. Biomass allocation and assimilation efficiency of natural Tilia amurensis sapling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light regime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 1999,10 (2): 69-74

[108] 徐程揚,翟明普.植被競爭對人工林生產力的影響 世界林業研究,1999,12(6):7-12[1]

參考資料